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战后签订了(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战后签订了(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解析

解析:1840年6月一1842年8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服求和而结束。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相关考题:

十九世纪初,清王朝迅速衰败。英国在这一时期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opium),清政府力图查禁鸦片。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鸦片战争之后,英、美、法、俄、日等同家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孙中山(Dr.Sun Yat-sen)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feudal monarchy),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是( )。A.割让香港岛B.开放五个通商口岸C.赔款的规定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列强有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法国(  )A.①B.①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842年8月29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

1868年,英国为了抢夺台湾的一种重要化工、医学、生活原料,将军舰开进台湾发动侵略战争,并强迫清朝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请问英国抢夺什么原料?历史上将这次战争称为什么战争?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字叫什么?

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政策C、中国人民禁烟斗争D、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林则徐在与英国人的斗争中预感到英国即将要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要积极改进战船大炮,搞好海军。他抢在鸦片战争爆发前通过美国商人购买到()“甘美力治号”。A、英国兵船B、美国兵船C、德国兵船D、法国兵船

《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意图的是()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双方共同协定关税C、赔款2100万银元D、片面最惠国的待遇

“()”是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

()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丧心病狂的侵略战争。A、1937B、1931C、1930D、1905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对鸦片战争,站在英国立场的历史学家、维护民族利益的中国学者、当代文明史观的结论依次应该是A、文明冲突/商业战争/侵略战争B、商业战争/文明冲突/侵略战争C、侵略战争/商业战争/文明冲突D、商业战争/侵略战争/文明冲突

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史正义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从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

1875年,英国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主要方式是()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掠财富D、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是日寇对中国发动大规划侵略战争的开始。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中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在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规定是()。A、割让香港岛B、开放五个通商口岸C、赔款的规定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单选题()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丧心病狂的侵略战争。A1937B1931C1930D1905

多选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A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B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C是由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引起的D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单选题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中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单选题林则徐在与英国人的斗争中预感到英国即将要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要积极改进战船大炮,搞好海军。他抢在鸦片战争爆发前通过美国商人购买到()“甘美力治号”。A英国兵船B美国兵船C德国兵船D法国兵船

填空题“()”是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

单选题《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意图的是()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双方共同协定关税C赔款2100万银元D片面最惠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