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供热面积10万㎡的热力站,其建筑面积为( )。A:150㎡B:350㎡C:450㎡D:600㎡

一座供热面积10万㎡的热力站,其建筑面积为( )。

A:150㎡
B:350㎡
C:450㎡
D:600㎡

参考解析

解析:热力站内应设有泵房、值班室、仪表间、加热器间和生活辅助房间,有时为两层建筑,一座供热面积10万㎡的热力站,若同时兼供生活热水,建筑面积还要增加50㎡左右,计350㎡。

相关考题:

全厂供热的中枢是( )。A.热电站 B.锅炉房 C.热力站 D.供热管道

新建热力站宜采用小型热力站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热力站供热面积越小,调控设备的节能效果越显著B.水力平衡比较容易C.采用大温差小流量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水泵节电D.人工值守要求

一般来说热力一级管网是指( )。A、从热力站至用户的供水管网B、从热力站至用户的供回水管网C、从热源至热力站的供水管网D、从热源至热力站的供热管道

在城市供热设施规划中,根据热力站的位置与服务范围,可分为( )。A.用户热力站B.集中热力站C.区域性热力站D.热力分配站E.汽水换热的热力站

一座采暖面积10万㎡的热力站,其建筑面积约为( )。A.100㎡B.200㎡C.300㎡D.400㎡

以下不属于城市供热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的是( )。A.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B.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C.布局供热管网D.进行城市热源规划E.确定本规划区内的锅炉房,热力站等供热设施数量,供热能力,位置及占地面积

以下不属于城市供热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的是()A: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B: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C:布局供热管网D:进行城市热源规划E:确定本规划区内的锅炉房,热力站等供热设施数量,供热能力,位置及占地面积

民用小区热力站的最佳供热规模。取决于热力站与网路总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用于特大型的供热网络,设置在供热主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连接点处的热力站称为()A、用户热力站B、小区热力站C、区域性热力站D、地区性热力站

一般来说,对新建居住小区,每个小区设一座热力站,规模在()建筑面积为宜。A、5~8万㎡B、5~10万㎡C、5~15万㎡D、5~20万㎡

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供热建筑面积大于()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A、800×104m2B、1000×104m2C、2000×104m2

供热管线工程应与()工程联合进行试运行。A、供热首站B、隐蔽工程C、供热D、热力站

一座供热面积10万m2的热力站,其建筑面积为()。2A、150m2B、350m2C、450m2D、600m2

一座供热面积10万m2的热力点,其建筑面积约为()m2;若同时供应生活热水则建筑面积还要增加()m2A、300;50B、350;70C、400;90D、450;100

一般来说,对新建居住小区,每个小区设一座热力站,规模5万-15万m2建筑面积为宜。

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热力站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

判断题一般来说,对新建居住小区,每个小区设一座热力站,规模5万-15万m2建筑面积为宜。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热力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力站是供热管网和热用户的连接场所B热力站将热媒加以调节和转换C热力站向不同用户分配热量D只向少量用户供热的热力站,多采用单设方式

单选题供热建筑面积大于()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A800×104m2B1000×104m2C2000×104m2

单选题一座供热面积10万m2的热力点,其建筑面积约为()m2;若同时供应生活热水则建筑面积还要增加()m2A300;50B350;70C400;90D450;100

判断题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热力站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A对B错

单选题供热管线工程应与()工程联合进行试运行。A供热首站B隐蔽工程C供热D热力站

单选题()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分配、转换和调节供热量。A热计量表B热力站C加热站D用户引入口

单选题用于特大型的供热网络,设置在供热主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连接点处的热力站称为()A用户热力站B小区热力站C区域性热力站D地区性热力站

单选题一般来说,对新建居住小区,每个小区设一座热力站,规模在()建筑面积为宜。A5~8万㎡B5~10万㎡C5~15万㎡D5~20万㎡

单选题一座供热面积10万m2的热力站,其建筑面积为()。2A150m2B350m2C450m2D60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