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井筒工程直径6m,井深780m。地质报告表示在井深620m以后有三层有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14m3/h、80m3/h。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5m3吊桶、9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则施工组织设计写了“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620m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T_N第三含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 问题 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 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 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某井筒工程直径6m,井深780m。地质报告表示在井深620m以后有三层有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14m3/h、80m3/h。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5m3吊桶、9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则施工组织设计写了“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620m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T_N第三含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
问题
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
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
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问题
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
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
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参考解析
解析:本案例说明通常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主要有三点:1)立井机械化施工设备选择不妥。虽然井筒比较深,但是断面不大。井内布置重型设备有困难。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使用不顺利,主要并非操作的问题,而是设备的选型问题;2)对井筒涌水的处理不落实。虽然提出“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但没有明确如何具体处理,没有充分考虑工作面注浆的困难,而是错误地准备在工作面注浆效果不好时“采用井壁注浆”,对于工作面注浆也没有准备,临到第三含水层时仍未有提出具体的注浆方案、措施(如,岩柱、一次或分次注浆、安全措施等)。这也是注浆工作没有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3)重要一条是没有按规定进行探水,执行“有疑必探”的规定;遇含水层且已经发现水文报告的前两层含水层涌水情况与实际有误,却不采取探水措施,反而主观地认为第三层涌水会减少。这是严重的违章和失误。
2.施工对造成此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规程施工。1)没有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要求;2)没有按规定实施工作面预注浆等治水措施;3)然后是为抢进度,当出现较大的涌水后仍没有采用专门的堵水措施,冒险强行通过。这就势必给施工和工程质量造成伤害。
从本案例可看出,掌握地质条件,并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是矿山工程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地质条件有疑问时,更要注意贯彻“有疑必探”的原则。矿山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地质因素的影响,以及和掌握地质条件的程度很有关系。
从本案例还可看出,这些错误的做法和认识有关。对质量不够重视,为追求进度放弃质量:为赶进度没有遵守“有疑必探”原则、轻信经验而不相信勘探资料、不采取预注浆措施,为赶进度,不认真采取处理井壁涌水“堵、截、导”等措施。特别应注意的是,把存在的质量问题推给后面的工序,势必导致问题“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3.岩壁涌水过大,首先使操作人员处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就可能破坏正常施工程序和正确的操作要求,影响包括掘进、立模、井下搅拌、浇注等工作;其次是岩壁涌水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也影响浇注的井壁混凝土质量,降低了强度、密实程度、抗渗性能等重要性能。因此,采用“干打井”技术是一个对进度、质量都有好处的有效方法。
1.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主要有三点:1)立井机械化施工设备选择不妥。虽然井筒比较深,但是断面不大。井内布置重型设备有困难。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使用不顺利,主要并非操作的问题,而是设备的选型问题;2)对井筒涌水的处理不落实。虽然提出“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但没有明确如何具体处理,没有充分考虑工作面注浆的困难,而是错误地准备在工作面注浆效果不好时“采用井壁注浆”,对于工作面注浆也没有准备,临到第三含水层时仍未有提出具体的注浆方案、措施(如,岩柱、一次或分次注浆、安全措施等)。这也是注浆工作没有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3)重要一条是没有按规定进行探水,执行“有疑必探”的规定;遇含水层且已经发现水文报告的前两层含水层涌水情况与实际有误,却不采取探水措施,反而主观地认为第三层涌水会减少。这是严重的违章和失误。
2.施工对造成此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规程施工。1)没有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要求;2)没有按规定实施工作面预注浆等治水措施;3)然后是为抢进度,当出现较大的涌水后仍没有采用专门的堵水措施,冒险强行通过。这就势必给施工和工程质量造成伤害。
从本案例可看出,掌握地质条件,并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是矿山工程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地质条件有疑问时,更要注意贯彻“有疑必探”的原则。矿山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地质因素的影响,以及和掌握地质条件的程度很有关系。
从本案例还可看出,这些错误的做法和认识有关。对质量不够重视,为追求进度放弃质量:为赶进度没有遵守“有疑必探”原则、轻信经验而不相信勘探资料、不采取预注浆措施,为赶进度,不认真采取处理井壁涌水“堵、截、导”等措施。特别应注意的是,把存在的质量问题推给后面的工序,势必导致问题“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3.岩壁涌水过大,首先使操作人员处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就可能破坏正常施工程序和正确的操作要求,影响包括掘进、立模、井下搅拌、浇注等工作;其次是岩壁涌水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也影响浇注的井壁混凝土质量,降低了强度、密实程度、抗渗性能等重要性能。因此,采用“干打井”技术是一个对进度、质量都有好处的有效方法。
相关考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井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段无流沙,厚度不到4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25m3/h左右,最大含水层位于地表以下300m,施工单位中标后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4.0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最后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40天,费用增加15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最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4.分析井筒施工结束涌水量超过规范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规范要求是什么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题: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的井筒施工方案约定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 为什么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 说明理由。4.井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关于立井井筒施工预注浆治水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预注浆适用于距地表较浅的第四系含水层B、地面预注浆的钻孔可以布置在井筒掘进直径范围以内C、含水层较厚时,一个含水层也可分段注浆D、含水层埋藏较深,且预测井筒涌水量28m3/h时应采取工作面预注浆措施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井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段无流沙,厚度不到4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25m3/h左右,最大含水层位于地表以下300m,施工单位中标后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4.0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最后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40天,费用增加15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大于50m3/h,最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计60天,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哪些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4.分析井筒施工结束涌水量超过规范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规范要求是什么?
关于注浆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注浆法是矿山井巷工程凿井和治水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地下工程中地层改良的重要手段。注浆法是将浆液注入到岩土的孔隙、裂隙或空洞中,浆液经扩散、凝固、硬化以减少岩土的渗透性,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岩土加固和堵水的目的。B. 注浆法的分类方法很多,矿山井巷工程通常根据注浆工作与井巷掘进工序的先后时间次序进行分类,即分为预注浆法和后注浆法C. 预注浆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的注浆工程。依其施工地点而异,预注浆法又可分为地面预注浆,井塔底预注浆和工作面预注浆三种施工方案D. 后注浆法是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后注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减少井筒涌水,控制井壁和井帮的渗水并加强永久支护E. 注浆法目前在井巷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既可用于为了减少井筒涌水,加快凿井速度、对井筒全深范围内的所有含水层(除表土外)进行预注浆的“ 打干井”施工,又可对裂隙含水岩层和松散砂土层进行堵水、加固。在大裂隙、破碎带和大溶洞等复杂地层中也可采用
34、(四)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副井井筒工程,井筒深620m,净直径6.0m;基岩段为素混凝土结构,壁厚400mm。钻孔地质资料表明,在井深500m处有一厚6m的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预计涌水量16m3/h。井筒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出需对含水层采取预注浆处理,建设单位不予同意;于是,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采取了吊桶排水.强行顶水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为预防水患,还在井筒中安装了排水管。在施工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加到25m3/h,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补充了相应的截.导水工作,最终井筒施工拖延了半个月。该段井筒验收时,发现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强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依据监理日志关于该段井筒掘进时岩帮破裂严重.涌水量变大的描述,以及该段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涌水量较大的纪录(不存在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问题的信息),建设单位认定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对其提出索赔,并决定由其承担该井筒的套壁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提出了申诉。问题:1.为预防井筒涌水造成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所提出和采取的防水措施合理与不合理之处。2.指出建设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处理决定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3.如果采用注浆堵水,应采取哪种注浆方法?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应承担哪些责任?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可提出哪些申诉意见?
背景资料: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增加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题: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约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说明理由。4.并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说明维持原改绞方案不变的理由。
某矿副井井筒工程项目,井筒净径6.5m,井深726m,井筒穿越地层为第四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其中,第四系冲积层厚102m,基岩段岩层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及中粗砂岩.普氏系数为2~3。第四系及白垩系地层设计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侏罗系地层设计为素混凝土井壁。此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未做井筒检查孔,由临近矿井揭露地层水文地质情况看,井筒将穿越三个主要含水层,预计井筒最大涌水量小于30m3/h。(2)业主为缩减投资,将冻结法施工改为普通法施工。(3)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某施工单位采用普通法施工、月平均成井80m、总工期12.5个月、总造价3126万元中标。(4)白垩系地层施工中,因围岩不稳定,易片帮,设计变更要求增加锚网喷临时支护。(5)施工至井深320.5m时,遇到3.6m厚粉细流砂层,采用井圈、背板法及工作面预注浆法等方法,分区短段掘砌方式艰难通过。(6)施工至井深602m时,工作面出现80m3/h涌水,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失败后,重新采用冻结法施工。【问题】1.本项目的投标报价中应包括哪些分部、分项工程2.针对本案例,说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有哪些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3.本案例中出现了哪些需要进行工程变更的事项4.施工单位在改用冻结法施工剩余工程前,可向业主索赔的事项有哪些
背景某井筒工程直径6m,井深780m。地质报告表示在井深620m以后有三层有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14m3/h、80m3/h。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5m3吊桶、9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则设计写了 “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620m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工到第三含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问题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某建设单位拟建一矿井井筒,该井筒设计净直径4.5m,井深682m。招标文件提供的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表明:井筒基岩段614m有两个含水层:井深342~422m段有断层破碎带,涌水量较大;井深436~447m段为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筒围岩以泥岩和胶结不好的破碎砂岩等弱稳定岩层为主,部分为中等稳定的砂岩、泥质砂岩。整个项目工期安排紧。招标文件发出后,建设单位考虑到井筒涌水的风险,开标前12d发出补充函,要求:(1)井筒验收的漏水量不得超过6m3/h;(2)在无其他质量问题的条件下,如井筒漏水量每增加1m3/h,罚款50万;每减少1m3/h则奖励20万;延迟3d开标,以便投标单位完成补充说明。该井筒项目有3家投标单位提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发现各投标文件对井筒涌水和补充函的处理各有不同:(1)关于井筒治水方案,A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B单位对破碎带采用地面注浆,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案;C单位则采用单一的地面预注浆。(2)关于排水方案,A单位采用风动潜水泵排水方案;B单位采用吊泵排水的方案;C单位采用吊桶加风动潜水泵排水,另配卧泵及相应排水系统方案。(3)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质量标准和加强处罚的规定,A单位因无法承受建设单位的奖罚要求,采取了“本项目存在风险,决定以项目总价增加5%作为风险费”的办法;B单位在工程费中增加了“为避免涌水引起的风险,增加措施费80万”;C单位则提高了原井筒排水设备风险费(10万),并要求将地面预注浆工程分包给专业注浆单位,另增加壁后注浆风险处理费(20万),总计30万作为井筒涌水的风险费用。最终评标委员会在指正了各投标单位不合理做法的基础上,确定C单位中标。C单位修正了投标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合同,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对井筒注浆施工分包,要求注浆后的井筒漏水量不得超过5m3/h。在项目实施中,井筒施工到破碎带附近时,抓岩机的抓斗在转向吊桶时突然甩落一块较大的岩块,砸伤一名工作面工人。检查发现抓岩机及抓斗设备均完好。【问题】1.分析比较三家投标单位的注浆堵水、排水施工与组织措施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2.该井筒施工项目中,存在哪些风险内容?风险费的计价有何规定?说明各投标单位考虑风险费用内容的合理与不合理地方。3.指出A单位应怎样正确应对招标补充函的要求。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标准的要求,C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4.分析井筒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能有哪些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可以采取什么风险转移策略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某主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650m,表土段拟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检查孔资料表明,该井筒从上向下需穿过冲积层400m、风化基岩15m、泥岩35m(隔水层)、砂岩含水层10m(预计涌水量15m3/h)、泥岩45m(隔水层)、极弱含水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145m。建设单位根据咨询单位提供的430m、475m两个冻结深度方案,按照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了430m冻结深度方案。该井筒施工由两家矿建施工单位共同承担,其中一家单位负责井筒冻结工作,另一家单位负责井筒掘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冻结水文观测孔连续冒水7d时,建设单位下达了该主井井筒开挖的指令,掘砌单位根据指令开始掘砌作业。当完成6m掘砌再向下掘1m时,井筒工作面一侧发生了严重的片帮涌砂出水事故,掘砌单位立即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应急措施,灌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很快控制了事故的发展。15d后,冻结单位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掘砌单位,说明主井井筒已具备正常开挖条件。掘砌单位排除了井筒积水,重新开挖。至此,工期已拖延20d。事后掘砌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事件2:该井筒内壁采用组合钢模板倒模法浇筑,在某一段高浇筑后发现有一处模板有向井筒内涨出(涨模)现象。事件3:主井井筒竣工验收时,总漏水量8m3/h,其中在井深620m处有两个集中漏水点,漏水量分别为0.7m3/h、0.8m3/h。验收时还发现有一处井筒净半径小60mm。其余各项检查项目全部合格。【问题】1.说明建设单位采用的冻结深度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2.井筒发生片帮涌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3.掘砌单位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措施为何能控制片帮涌砂?掘砌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该井筒验收时的漏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5.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井壁发生涨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井壁一处净半径小60mm应如何验收、处理?
背景资料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根据井底车场布置简图,为满足二期工程需要,施工单位需增加哪些必要的措施巷道?请作出示意图。
某井筒工程直径6m,井深780m。地质报告表示在井深620m以后有三层有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14m3/h、80m3/h。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5m3吊桶、9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则施工组织设计写了“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620m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工到第三含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问题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关于工作面预注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含水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的比较合适的B、需构筑混凝土止水垫或预留岩帽,在混凝土止浆垫或岩帽上钻孔注浆C、当含水岩层裂隙连通性较好,而浆液扩散半径较大时,可以减少注浆孔数目D、一般在预测井筒涌水量超过12m3/h时,应要采取工作面注浆措施
关于注浆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注浆法是将浆液注入岩土的孔隙、裂隙或空洞中,浆液经扩散、凝固、硬化以减少岩土的渗透性,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岩土加固和堵水的目的B、根据矿山井巷工程注浆工作与井巷掘进工序的先后次序进行分类,分为预注浆法和后注浆法C、预注奖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了注浆工程,又可分为地面预注浆和工作面预注浆两种D、后注浆法是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目的是减少井筒涌水,控制井壁和井帮的渗水并加强永久支护E、预注浆不能达到打干井的效果
下列关于注浆法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注浆工作与井巷掘进工序的先后时间次序进行分类,注浆法分为预注浆法和后注浆法B、预注浆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的注浆工作C、后注浆法是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D、预注浆往往是为了减少井筒涌水,杜绝井壁和井帮的渗水和加强永久支护采取的治水措施E、注浆法既可用于为了减少井筒涌水,加快凿井速度、对井筒全深范围内的所有含水层进行预注浆“打干井”施工,又可对裂隙含水岩层和松散砂土层进行堵水、加固
单选题关于工作面预注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含水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的比较合适的B需构筑混凝土止水垫或预留岩帽,在混凝土止浆垫或岩帽上钻孔注浆C当含水岩层裂隙连通性较好,而浆液扩散半径较大时,可以减少注浆孔数目D一般在预测井筒涌水量超过12m3/h时,应要采取工作面注浆措施
问答题背景某井筒井深820m,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注浆专业队认为当时不能检查注浆效果,没有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井筒施工单位责怪注浆效果差,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当检查预注浆工作质量时,发现工作面漏水量超过18m3/h。建设单位为避免延误井筒施工时间,要求在井筒建成后处理。在井筒后续施工中,因为井筒漏水越来越大,井壁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已建的多段井壁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井筒漏水严重,注浆单位采用壁后注浆处理后仍无济于事,最后建设方只能要求采用套壁补强的方法进行处理。问题1.有哪些原因造成背景中的井筒质量问题?应怎样进行注浆工作和井壁质量检验验收工作?2.该井筒应怎样进行验收?验收后的井筒对今后生产有何影响?
多选题下列关于注浆法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注浆工作与井巷掘进工序的先后时间次序进行分类,注浆法分为预注浆法和后注浆法B预注浆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的注浆工作C后注浆法是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D预注浆往往是为了减少井筒涌水,杜绝井壁和井帮的渗水和加强永久支护采取的治水措施E注浆法既可用于为了减少井筒涌水,加快凿井速度、对井筒全深范围内的所有含水层进行预注浆“打干井”施工,又可对裂隙含水岩层和松散砂土层进行堵水、加固
问答题背景某井筒工程直径6m,井深780m。地质报告显示在井深620m以后有三层含水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14m3/h、80m3/h。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5m3吊桶、9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写了“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620m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工到第三含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问题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哪些影响?
多选题下列关于后注浆法正确的是()。A后注浆法是指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B后注浆法是为了减少井筒涌水,杜绝井壁和井帮的渗水采取的治水措施C后注浆法是一种永久支护的措施D后注浆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的注浆工程E后注浆法是一种暂时性支护措施
问答题(一)背景资料某矿副井井筒工程项目,井筒净径6. 5m,井深726m,井筒穿越地层为第四系、白垩系和侏罗系。其中,第四系冲积层厚102m,基岩段岩层多为泥岩、砂岩及中粗砂岩,普氏系数f=2~3。第四系及白垩系地层设计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侏罗系地层设计为素混凝土井壁。此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未做井筒检查孔,由临近矿井揭露地层水文地质情况看,井筒将穿越三个主要含水层,预计井筒最大涌水量小于30m3/h。 (2)业主为缩减投资,将冻结法施工改为普通法施工。 (3)白垩系地层施工中,因围岩不稳定,易片帮,设计变更要求增加锚网喷临时支护。 (4)施工至井深320. 5m时,遇到3. 6m厚粉细流砂层,采用井圈、背板法及工作面预注浆法等方法,分区短段掘砌方式艰难通过。 (5)施工至井深602m时,工作面出现80m3/h涌水,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失败后,重新采用冻结法施工。 问题1. 本项目的投标报价中应包括哪些分部、分项工程?2. 针对本案例,说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有哪些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3. 本案例中出现了哪些需要进行工程变更的事项?4. 施工单位在改用冻结法施工剩余工程前,可向业主索赔的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