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包申格效应是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的现象。

9、包申格效应是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的现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

相关考题:

当去掉全部外加载荷后仍存在于物体内的应力,通常称为()。A、工作应力B、温度应力C、残余应力

由于采用具有恒应力加载方式的仪器设备进行混凝土力学试验,所以加载操作时无需再考虑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板式橡胶支座抗剪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和步骤。15)正式加载( )。A.分级加载,从0.1~1.0MPa,剪应力每级增加0.1MPa,持荷1min,采集支座变形数据B.以连续均匀速度卸载至剪应力为0.1MPA.C.将每级加载持荷过程绘制成应力-应变图D.循环加载三次,每次循环间隔5min

某在用五跨梁桥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据此回答:4)加载过程中,某挠度测点加载前测值为0.15mm、加载稳定后测值为2.72mm、卸载稳定后测值为0.44mm,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弹性位移为2.57mmB.弹性位移为2.28mmC.残余位移为0.44mmD.残余位移为0.29mmE.相对残余位移为12.7%

板式橡胶支座抗剪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和步骤。15)正式加载( )。(2018助理真题)A.分级加载,从0.1~1.0MPa,剪应力每级增加0.1MPa,持荷1min,采集支座变形数据B.以连续均匀速度卸载至剪应力为0.1MPaC.将每级加载持荷过程绘制成应力-应变图D.循环加载三次,每次循环间隔5min

疲劳是指许多零件工作时随的应力值通常都低于制作材料的屈服点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零件在这种循环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仍会产生裂纹或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采用加载增加摩阻力时,要注意加载不得()地基许可应力。A、小于B、等于C、超过D、轻于

国标中关于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屈服点是如何测量出来的?()A、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应力0.2%B、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0.2%C、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应力2%D、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2%

接头的残余变形是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后,在规定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A、加载B、加载并卸载C、卸载D、破坏

()现象:材料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它是由于黏性(),制造时的内部应力、热不平衡及塑性造成的。

在上冲程时()加载而伸长。

包申格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的现象。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规律可循

测量最大力总伸长率时,应排除预加载荷产生的伸长率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从零拉力加载至初拉力后,两侧伸长值读数,再以均匀速率加载至张拉控制力,塑料波纹管内的预应力筋,张拉力达到张拉控制力后宜持荷()分钟。A、5B、10C、12D、15

无明显屈服强度现象的金属材料,应测定()。A、屈强度0..2B、规定比例极限PC、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P0.2或残余伸长应力r0..2

利用力的作用使焊接接头拉伸残余应力区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松弛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称为()。A、热处理法B、锤击法C、加载法D、机械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不包括()。A、热处理法B、通电法C、加载法D、预热法E、锤击法

利用力的作用使焊接接头拉伸残余应力区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松驰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称为().A、热处理法B、锤击法C、加载法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作用使工件表面受到强烈的塑性变形,尤其是切削刀具对已加工表面的挤压和磨擦,使表层产生伸长塑性变形,表面趋向增大,但受里层的限制,产生了()。A、残余拉应力B、残余压应力C、金相组织的变化D、以上均不对

Bauschinger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升高的现象。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其中抵抗变形的能力用()衡量。A、屈服强度B、规定残余伸长应力C、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

钢轨除承受基本弯曲应力外,还有接触应力、残余应力、局部应力和温度应力等,使钢轨产生压缩、伸长、弯曲、扭转、压溃、磨损、断裂等。

我国《规范》中规定,混凝土弹性模量是采用棱柱体试件反复加载的方法确定的,即取应力()反复加载卸载5-10次求得。A、σ=0.4fC、B、σ=0.5fC、C、σ=0.6fC、D、D、σ=0.7f

单选题金属材料力学指标中的Rt0.5表示()。A规定总伸长率为0.5%时的应力B规定总延伸率为0.5%时的应力C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5%时的应力D规定残余延伸率为0.5%时的应力

多选题国标中关于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屈服点是如何测量出来的?()A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应力0.2%B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0.2%C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应力2%D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2%

判断题Bauschinger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升高的现象。A对B错

填空题加载速率影响:加载速率增加,强度和弹性模量(),峰值应力越()。

单选题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基本测定方法是()。A在很小的应力下做重复的加载卸载试验取得B在很大的应力下做重复的加载卸载试验取得C应力在σc=0~0.5fc之间重复加载10次,取σc=0.5fc时测得的变形值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