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宜选取细菌、酵母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霉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A30~300;30~100B30~100;30~300C0~100;0~300D30~100;100~300
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宜选取细菌、酵母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霉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
A30~300;30~100
B30~100;30~300
C0~100;0~300
D30~100;100~300
参考解析
略
相关考题:
对于不同稀释度平均菌落数的确认,哪种报告是错误的A、所有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按最高稀释度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B、若所有稀释度均未见菌落生长则报告0C、两个相邻稀释度菌平均数均在30~300之间,若计算它们的比值小于2时,应报告两个稀释的平均菌落数D、若计算它们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应报告两个稀释度较大稀释度的菌落数E、只有一个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E.以上均不是食品细菌总数检样计数时应选择
食品真菌和酵母计数时应选择()。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E、以上均不是
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宜选取细菌、酵母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霉菌平均菌落数在之间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A、30~300;30~100B、30~100;30~300C、0~100;0~300D、30~100;100~300
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其计数标准为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菌落总数的()乘以稀释倍数。A、和B、平均数C、最接近15-150的平均菌落数D、任选一平皿计数
细菌总数监测中,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细菌总数菌落计数应()报告。A、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B、按稀释倍数最小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C、任选一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单选题关于细菌总数计数结果报告,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进行计算,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B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应按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C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D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
填空题平板菌落数的选择应选取菌落数在()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时(),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应将()作为一个菌落计。
单选题细菌总数监测中,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细菌总数菌落计数应()报告。A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B按稀释倍数最小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C任选一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单选题细菌菌落计数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1/3成片状菌落,其余菌落分布均匀,应该如何处理?()A以无片状菌落的平皿作为菌落数B以两平皿菌落数的平均作为菌落数C以片状菌落平皿的另一半计数后乘2代表全皿菌落数参加统计
单选题食品细菌总数检样计数时应选择()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