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下表。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A:0.50mg/sB:0.75mg/sC:1.00mg/sD:1.25mg/s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下表。

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

A:0.50mg/s
B:0.75mg/s
C:1.00mg/s
D:1.25mg/s

参考解析

解析:下游相邻功能区Ⅱ类标准限值0.00005mg/L为最严要求,则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0.00005*10*103=0.50(mg/s)。

相关考题: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 )。A. 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 水文条件c. 受纳水体背景浓度D. 7.K质模型参数值E. 初始条件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水文条件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 D.水质模型参数值E.初始条件

项目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采用一维瞬时源动态模型,预测瞬时排放的保守污染物形成的浓度变化过程需要选用的参数有( )。A. 污染物降解系数 B. 河流径流量C. 污染物排放量 D. 纵向离散系数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1。表1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 A.0.50mg/s B.0.75mg/s C.1.00mg/s D.1.25mg/s

项目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采用一维瞬时源动态模型,预测瞬时排放的保守污染物形成的浓度变化过程需要选用的参数有()。A:污染物降解系数B:河流径流量C:污染物排放量D:纵向离散系数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7。表7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 )。A.0.50mg/sB.0.75mg/sC.1.00mg/sD.1.25mg/s

3个相邻城市向同一河流干流排放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干流功能区目标(类别及限值)分布如下图所示:已知干流枯水设计流量为10m3/s,在忽略悬沙吸附沉降作用、背景负荷为零的条件下,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的最大允许负荷为()。A:14.4kg/dB:43.2kg/dC:86.4kg/dD:129.6kg/d

以下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中,按不同功能区设立了分级排放标准的有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小时排放量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C: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D: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2014年)某项目于1995年建成投产,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拟对其进行改建。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改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执行()A.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B.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C.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D.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

(2012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第一类污染物排放,说法错误的是()。A.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与企业所属行业无关B.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与收纳水体功能无关C. 第一类污染物排放监测点应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D. 矿山企业第一类污染物排放监测点应设在尾矿坝出水口

某项目于1995年建成投产,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拟对其进行改建。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改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执行()。A: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B: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C: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D: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调查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范围需大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明确起、止断面的位置及涉及范围。B.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污口下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500m,受回水影响河段的上游调查范围原则上与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相等。C受纳水体为湖库时,以排污口为圆心,调查半径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外延%~50%。D.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中包括氮、磷或有机污染物且受纳水体为湖泊、水库时,一、二级评价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整个湖泊、水库,三级A评价时,调查范围应包括排放口所在水环境功能区、水功能区或湖(库)湾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选项属于污染物排放特点的有()。A:污染物排放量B:污染物排放去向C:纳污河流水质D:主要污染物种类

下列选项属于污染物排放特点的是()。A:污染物排放量B:污染物排放去向C:纳污河流水质D:主要污染物种类

河流水质预测S-P模式的适用条件是()。A:河流充分混合段B: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C:持久性污染物D: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E:河流为恒定流动

零维水质模型的应用条件是()。A:非持久性污染物B:河流充分混合段C:河流为恒定流动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E: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是指( )。A.污染入河量 B.废污水排放总量 C.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D.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废污水量

当规划水平年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预测结果大于消纳能力时,应根据水功能区的管理目标、纳污能力、治理需求等制定()。A、污染物入河控制量B、污染物排放控制量C、污染物排放削减量D、污染物入河削减量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D、水质模型参数值E、初始条件

下列关于水环境容量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是()。A、水环境污染因子应包括环评技术人员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B、确定合理的混合区C、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受纳水体不同断(界)面的水质标准要求D、分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

以下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中,按不同功能区设立了分级排放标准的有()。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小时排放量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水环境容量是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按()方面计算水环境容量。A、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估算其环境容量B、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C、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受纳水体不同断(界)面的水质标准要求;通过现有资料或现场监测弄清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D、在对受纳水体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纳水体水质之问的输入响应关系

不定项题下列关于水环境容量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是()。A水环境污染因子应包括环评技术人员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B确定合理的混合区C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受纳水体不同断(界)面的水质标准要求D分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

单选题当规划水平年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预测结果大于消纳能力时,应根据水功能区的管理目标、纳污能力、治理需求等制定()。A污染物入河控制量B污染物排放控制量C污染物排放削减量D污染物入河削减量

多选题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D水质模型参数值E初始条件

单选题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C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D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