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原子吸收法原理: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 )。A、正比B、反比C、负相关关系D、线性关系

冷原子吸收法原理: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 )。

A、正比
B、反比
C、负相关关系
D、线性关系

参考解析

解析:满足Lambert Beer定律,因此正相关

相关考题:

汞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基态汞蒸气对以下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 )。A、波长217.3nm的吸收B、波长228.8nm的吸收C、波长253.7nm的吸收D、对波长283.3nm的吸收E、对波长238.3nm的吸收

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一价的汞离子B、二价的汞离子C、汞分子D、汞原子E、汞化合物

汞原子蒸气选择性吸收紫外光的波长是()A.485nmB.253.7nmC.518nmD.560nm

水中汞的冷原子吸收法所用的测汞仪的作用是提供253.7nm的紫外光,通过进入吸收池的汞蒸气吸收,显示吸收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测汞仪的工作原理是吸收池中的汞原子蒸气对汞灯发出的253.7nm紫外光具有选择吸收作用,测定吸光度,即可对试样中的汞进行定量分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A.一价的汞离子B.二价的汞离子C.汞分子D.汞原子E.汞化合物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A.一价的低汞原子B.二价的高汞原子C.汞分子D.汞原子E.以上都不是

冷原子吸收法原理:汞原子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A.正比B.反比C.负相关关系D.线性关系

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时,为何不能使水蒸气进入原子吸收管?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原理为:基态汞原子吸收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激发而产生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被吸收光的强度与蒸汽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定律;原子吸收光度法可以根据基态原子化过程划分为()、()、()三种方式。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A、汞原子B、一价的低汞原子C、汞分子D、二价的高汞原子E、以上都不是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利用汞对253.7nm的共振线有强烈吸收

汞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大小与原子蒸气浓度间的关系符合朗伯定律。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分析线为()。A、324.8nmB、248.3nmC、283.3nmD、253.7nm

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汞时,新鲜变色硅胶对汞蒸气稍有吸附作用,因此在开始测定前,应先取()浓度的汞标准系列溶液,按样品测定步骤操作2-3次,使硅胶表面吸附的汞达到动态平衡后再开始测定。A、低B、中等C、高

冷原子吸收法原理: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A、正比B、反比C、负相关关系D、线性关系

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的汞,当汞浓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大型冲击式吸收采样瓶采样。

单选题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汞时,新鲜变色硅胶对汞蒸气稍有吸附作用,因此在开始测定前,应先取()浓度的汞标准系列溶液,按样品测定步骤操作2~3次,使硅胶表面吸附的汞达到动态平衡后再开始测定。A低B中等C高

单选题汞原子蒸气选择性吸收紫外光的波长是()A485nmB253.7nmC518nmD560nm

问答题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时,为何不能使水蒸气进入原子吸收管?

单选题冷原子吸收法原理: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A正比B反比C负相关关系D线性关系

单选题汞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基态汞蒸气对以下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A波长217.3nm的吸收B波长228.8nm的吸收C波长253.7nm的吸收D对波长283.3nm的吸收E对波长238.3nm的吸收

判断题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的汞,当汞浓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大型冲击式吸收采样瓶采样。A对B错

单选题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A一价的汞离子B二价的汞离子C汞分子D汞原子E汞化合物

单选题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汞分子B汞原子C二价的高汞原子D一价的低汞原子E以上都不是

判断题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利用汞对253.7nm的共振线有强烈吸收A对B错

判断题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原理为:基态汞原子吸收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激发而产生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