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参考解析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58岁,因胸痛就诊,心电图表现为多导联ST段抬高,半小时后胸痛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分析其临床意义。

男性,56岁。阵发性胸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运动可诱发。近1周胸痛发作频率增加,休息时亦有发作。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该患者暂时不宜做的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E.心电图负荷试验

患者,男性,49岁,因劳累后胸痛3年收住入院。入院后根据其发作时的心电图诊为“心绞痛”。其发作时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大B.左室肥厚劳损C.窦性心动过速D.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倒置E.ST段呈短暂的抬高,形成单向曲线

患者,男,65岁。阵发性胸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运动可诱发。近1周胸痛发作频率增加,休息时亦有发作。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该患者暂时不宜做的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E、运动负荷试验

患者,男性,65岁。阵发性胸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运动可诱发。近1周胸痛发作频率增加,休息时亦有发作。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该患者暂时不宜做的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E.心电图负荷试验

患者,男性,49岁.因劳累后胸痛3 年收住入院.入院后根据其发作时的心电图诊为“心绞痛”。其发作时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是A.T波高大B.左心室肥厚劳损C.窦性心动过速D.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倒置E.ST段呈短暂地抬高,形成单向曲线

患者,男性,65岁。阵发性胸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运动可诱发。近1周胸痛发作频率增加,休息时亦有发作。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该患者暂时不宜做的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动态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E:心电图负荷试验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诊治。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A右心室肥厚B左心室肥厚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预激综合征

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诊治。心电图如图5-4所示: 应诊断为()A右心室肥厚B左心室肥厚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预激综合征

一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怵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A、175次/分B、157次/分C、151次/分D、145次/分E、143次/分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心肌酶学检查B、超声心动图C、运动负荷试验D、胸部X线检查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胸痛中心单位应负责在签署协议后()之内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提供急性胸痛患者诊治知识及流程培训?A、10天B、15天C、20天D、30天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A、175次/分B、157次/分C、151次/分D、145次/分E、143次/分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A、动态心电图B、冠状动脉造影C、超声心动图D、胸片E、腹部超声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心肌酶学检查B、超声心动图C、运动负荷试验D、胸部X线检查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患者胸痛1h入院后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正常,故可排除心肌梗死可能。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A、175次/分B、157次/分C、151次/分D、145次/分E、143次/分

想要获取到img元素的src属性值,以下写法正确的是()。A、$("img").getAttribute("src")B、$("img").attr("src")C、$("img").attr("src","")D、$("img").getAttr("src")

以下患者中,哪些不宜予以静脉溶栓治疗( )A、男性,65岁,胸痛发作持续4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样抬高6mm;MB-CK明显升高。B、男性,75岁,胸痛发作持续2小时。心电图示V1~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m,MB-CK轻度升高。C、女性,66岁,持续胸痛持续6小时。就诊时,胸痛已经缓解,离起病已过20小时。心电图确诊为AMI。D、男性,57岁,胸骨后反复劳力性疼痛8月,每次持续10分钟。E、男性,59岁,胸痛发作持续18小时,确诊为广泛前壁AMI。就诊时仍持续胸痛。

单选题想要获取到img元素的src属性值,以下写法正确的是()。A$(img).getAttribute(src)B$(img).attr(src)C$(img).attr(src,)D$(img).getAttr(src)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ABCDE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心肌酶学检查B超声心动图C运动负荷试验D胸部X线检查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A变异型心绞痛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C前壁室壁瘤形成D早期复极综合征E心肌病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下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 变异型心绞痛D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一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怵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心肌酶学检查B超声心动图C运动负荷试验D胸部X线检查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A动态心电图B冠状动脉造影C超声心动图D胸片E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