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肥含氮量和当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A0.5%,10%B0.5%,30%C5%,30%D0.5%,20%

饼肥含氮量和当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

A0.5%,10%

B0.5%,30%

C5%,30%

D0.5%,20%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豆科植物含氮量( )于禾本科作物。A.高B.低C.相同D.难以区分

饼肥中()含量最高。 A、有机质B、氮C、磷D、钾

一般含氮最高的饼肥,大多含有毒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蛋白质净利用率A.氮吸收量/氮摄入量B.氮储留量/氮排出量C.氮储留量/氮吸收量D.氮储留量/氮摄入量E.氮吸收量/氮储留量

蛋白质净利用率A.氮吸收量/氮摄入量B.氮储留量/氮消耗量C.氮储留量/氮吸收量D.氮储留量/氮摄入量E.氮吸收量/氮储留量

圈肥含氮量和当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A0.5%,10%B0.05%,10%C5%,20%D0.5%,20%

目前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为(),磷肥的利用率为(),钾肥的利用率为()。

冬小麦施肥量是根据小麦吸肥量、土壤基础肥力、()及气候因素确定的。A、肥料种类B、肥料种类、当季利用率C、当季利用率D、土壤水分

冬小麦施肥量是根据()、肥料种类、当季利用率及气候因素确定的。A、小麦吸肥量B、土壤基础肥力C、A,BD、土壤水分

当压力一定时,气体的含氮量越高,则液化温度越高。()

饼肥含氮量和当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A、0.5%,10%B、0.5%,30%C、5%,30%D、0.5%,20%

当季利用率

圈肥含氮量和当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A、0.5%,10%B、0.05%,10%C、5%,20%D、0.5%,20%

冬小麦施肥量是根据小麦吸肥量、土壤基础肥力、肥料种类、()5个因素综合确定的。A、当季利用率B、土壤水分C、气候条件D、A,C

豆科植物含氮量()于禾本科作物。A、高B、低C、相同D、难以区分

我国N肥当季利用率为()

当压力一定时,气体的含氮量越高,则液化温度()。

花生体内的含磷量高于()和水稻等作物。

关于磷酸铵,错误的是()。A、含磷量高于含氮量B、含氮量高于含磷量C、适宜施用在缺磷较多的土壤D、适宜施用于需磷较多的作物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肥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8}E、=(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养分含量)

在目标产量配方法中,确定作物施肥量的依据是()A、作物需肥量B、土壤供肥量C、肥料利用率D、肥料效应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实现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即作物需肥量的计算公式为()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6}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土壤供肥量的计算公式为()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7}

广东省某地一水稻田确定水稻目标产量为540kg/亩。已知该土壤碱解氮为40mg/kg,每百kg稻谷平均需施纯氮为2.2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0%。现计划施人畜粪有机肥1000kg(含氮0.5%,当季可利用50%),请计算当季还需施尿素多少kg?

问答题广东省某地一水稻田确定水稻目标产量为540kg/亩。已知该土壤碱解氮为40mg/kg,每百kg稻谷平均需施纯氮为2.2kg,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0%。现计划施人畜粪有机肥1000kg(含氮0.5%,当季可利用50%),请计算当季还需施尿素多少kg?

填空题目前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为(),磷肥的利用率为(),钾肥的利用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