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 此时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压和天气状况的可能是()。A.弱高压晴朗B.强高压阴雨C.强低压阴雨D.弱低压阴雨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

此时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压和天气状况的可能是()。

A.弱高压晴朗
B.强高压阴雨
C.强低压阴雨
D.弱低压阴雨

参考解析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风速在10千米/小时以下,风速很小乃至无风,再依据此时为18时,此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地应为高压控制,C、D错。高压控制应为晴朗天气,B错。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A对。

相关考题:

由于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实际风速与地转风速相比有所减小,在海上实际风速约为地转风速的()。 A、80%~90%B、60%~70%C、70%~80%D、50%~60%

从摩擦层下边界至30~50m高的气层称为近地面层,在近地面层中()。 A、风速一般随高度增大,在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B、风速一般随高度增大,在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在南半球向右偏转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与气层是否稳定无关,风向随高度的变化明显D、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主要与气层是否稳定有关,风向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六级强风时,风速和地面物的特征是()。 A.风速10.8~13.8B.风速8.0~10.7C.地面物的特征有: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作响D.地面物的特征有:小树摇动,水面起波E.地面物的特征有:屋瓦吹落,迎风步行困难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题。 此时影响我国南方大陆地区气压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查看材料A.弱高压晴朗 B.强高压阴雨C.强低压阴雨D.弱低压阴雨

等风速线是近地面风速相等各点的连线。读中国及其附近地区的某日18时近地面等风速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题。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获知(  )。查看材料A.此时台湾海峡的主要风向可能是偏北风B.等风速线密集的地方就是等压线密集的地方C.等风速线的走向与等压线的走向相一致D.青藏高原风力较大的原因是气温低

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中的“有风”是指()。A:距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U10%>1.5m/s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1.5m/sC:距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U10%≥1.5m/sD: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1.5m/s

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A: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0.5m/s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1.5m/sC:距地面5m高处最大风速U5<1.5m/sD:距地面5m高处平均风速U5≤1.5m/s

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A:距离地面10m高处,30min风速B:距离地面1.5m高处,10min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1.5m高处,30min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10m高处,10min平均风速

判定大气稳定度时的地面风速是指地面的10min平均风速。

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A、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量、地面温度B、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量、地面温度、雪深C、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地面温度

建筑物处于近地风的风流场中,风速随高度而增加的规律与地面()有关

离地面较高的地点,风速比接近地面的风速要大,是谓()A、风寒效应B、柏努力定律C、风力梯度D、以上皆非

风随高度分布的对数定律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近地面层的风速分布特征。

六级强风时,风速和地面物的特征是()。A、风速10.8~13.8;B、风速8.0~10.7;C、地面物的特征有: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作响;D、地面物的特征有:小树摇动,水面起波;E、地面物的特征有:屋瓦吹落,迎风步行困难。

通常起飞地点的风速是在容许最大风速之下,但上空的风速却比地面()A、要B、要大C、一样D、更平稳小

地面粗糙度是指贴近地面平均风速为()的高度。

距离地面()以上的风况几乎不受地面的影响,但是在大气层的近地面层,风速受到()的影响较大。

能导致风向突然改变的低空风切变可能出现在().A、在地面风速较小且风向不定时B、当地面风速在15KT以上并且风向风速不随高度改变时C、当有高度低的逆温层而逆温层上有强风时

近地面层风从早上到午后的日变化规律是风向()。A、左偏转,风速增大B、右偏转,风速减小C、右偏转,风速增大D、左偏转,风速减小

形成烟幕,不仅要有烟源,而且还要有适合的天气条件即()。A、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高空相应的风向风速B、高度较低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C、高度较高的逆温层和近地面层中适宜的风向风速

大气紊流(湍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近地面风与地表摩擦,产生风速的垂直梯度B、对流层与平流层摩擦产生风速的垂直梯度C、大气温度变化产生风速、风向的变化D、飞机飞行速度及高度变化,产生风速的垂直梯

填空题距离地面()以上的风况几乎不受地面的影响,但是在大气层的近地面层,风速受到()的影响较大。

判断题判定大气稳定度时的地面风速是指地面的10min平均风速。A对B错

填空题建筑物处于近地风的风流场中,风速随高度而增加的规律与地面()有关

多选题六级强风时,风速和地面物的特征是()。A风速10.8~13.8;B风速8.0~10.7;C地面物的特征有: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作响;D地面物的特征有:小树摇动,水面起波;E地面物的特征有:屋瓦吹落,迎风步行困难。

单选题从摩擦层下边界至30~50米高的气层称为近地面层,在近地面层中()A风速一般随高度增大,在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B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与气层是否稳定无关,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明显CC.B都对DD.B都错

单选题离地面较高的地点,风速比接近地面的风速要大,是谓()A风寒效应B柏努力定律C风力梯度D以上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