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一次仪器,可以同时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可以采用( )。A.水准法B.仪高法C.高差法D.准高法

安装一次仪器,可以同时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可以采用( )。

A.水准法
B.仪高法
C.高差法
D.准高法

参考解析

解析:2020版教材P22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测量的原理。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相关考题:

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 )是比较方便的。A.导线测量法B.三边测量法C.高差法D.仪高法

在水准测量中, 安置一次仪器只能有一个后视点, 但可以有若干个前视点。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车间内安装一次仪器,同时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可以采用(  )。A.水准法B.仪高法C.高差法D.电测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的方法是( )。A.高差法B.仪高法C.解析法D.电磁波测距法

当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多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 )比较方便,所以在高程测量中被广泛采用。A.高差法B.仪高法C.水平角测量D.竖直角测量

水准仪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D.仪器点高程

采用水准仪测量高程时,前视读数为1.260,后视点读数为0.830,已知前视点高程为330.750,则后视点高程为( )。A.332.010 B.331.580C.0.430 D.331.180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读数小于前视点读数,则()A:后视点比前视点低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C:后视点、前视点等高D:后视点、前视点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在水准测量中,如果后视点高程高于前视点,则()。A:后视点读数大于前视点读数B:后视点读数小于前视点读数C:后视点读数等于前视点读数D:后视点、前视点读数比较取决于仪器高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高程的方法是()。A.高差法B.水平角测量法C.仪高法D.三角测量法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0m前视读数b=1.428m,则()。A、后视点比前视点低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C、若A点高程HA=202.016,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D、若A点高程HA=202.016,则前视点高程为201.828mE、A、B两点中,水准尺上读数小的高程值小。

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D、控制点高程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出水平角、竖直角和(),并通过仪器内部的微机计算出有关结果。A、△y、△xB、斜距C、高程D、方位角

视线高等于()+前视点读数。A、前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后视点高程D、仪器点高程

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A后视点高程;B、B转点高程;C、C前视点高程

视线高为后视点高程与()之和。A、仪器高B、后视读数C、前视读数D、高差

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出水平角.斜距和(),并通过仪器内部的微机计算出有关的结果。A、△y.△xB、竖直角C、高程D、方位角

单选题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读数小于前视点读数,则( )。A后视点比前视点低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C后视点、前视点等高D后视点 、前视点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单选题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单选题视线高等于()+前视点读数。A前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后视点高程D仪器点高程

单选题在水准测量中安置一次仪器可以有()个前视点,但只能有一个后视点。A1B2C3D多个

单选题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D控制点高程

单选题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单选题全站仪可以同时测出水平角、竖直角和(),并通过仪器内部的微机计算出有关结果。A△y、△xB斜距C高程D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