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地震液化判定工作可分初判和复判两个阶段。初判应排除不会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土的地震液化初判的是( )。A.地层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或以前的土,可判为不液化B.当土的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群小于或等于30%时,可判为不液化C.工程正常运用后,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D.

土的地震液化判定工作可分初判和复判两个阶段。初判应排除不会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土的地震液化初判的是( )。

A.地层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或以前的土,可判为不液化
B.当土的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群小于或等于30%时,可判为不液化
C.工程正常运用后,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
D.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在8度烈度时,对亚砂土层进行液化初判,下列() 所列条件尚不足以判定为不液化而需要进一步判定。

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的原则不包括( )。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D.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稈中,土的液化判别工作可分为初判和复判两个阶段,下述说法中哪个不正确()A.土的颗粒太粗(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大于某个界限值)或太细《颗粒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大于某个界限值),在初判时都有可能判定为不液化B.饱和土可以采用剪切波速进行液化初判C.饱和少粘性土也可以采用室内的物理性质试验迸行液化复判D.所有饱和无粘性土和少粘性土的液化判定都必须进行初判和复判

水利水电工程中,下列关于水库浸没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 浸没评价按初判、复判两阶段进行 B. 渠道周围地下水位高于渠道设计水位的地段,可初判为不可能浸没地段 C. 初判时,浸没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是土的毛管水上升高度与安全超高值之和 D. 预测蓄水后地下水埋深值大于浸没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时,应判定为浸没区

某建筑场地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的冲洪积平原,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2m,地表以下由4层土层构成(见题表),问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液化初判,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①层粉土不液化B、②层粉细砂可能液化C、③层粉土不液化D、④层粉土可能液化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在8度烈度时,对亚砂土层进行液化初判,下列( )选项所列条件尚不足以判定为不液化而需要进一步判定。 A. I B. II C. III D.IV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m,某钻孔揭示的地层及标贯资料如表所示。经初判,场地饱和砂土可能液化,试计算该钻孔的液化指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为简化计算,表中试验点数及深度为假设)(  ) A. 0 B. 1.6 C. 13.7 D. 19

下列关于土的液化的初判阶段的判别,不正确的是( )。A.B.土的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大于或等于70%时,可判为不液化C.工程正常运用后,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D.对粒径小于5mm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大于30%的土,其中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相应予地震设防烈度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l6%、l8%和20%时,可判为不液化

根据土的地震液化初判的有关规定,以下可判定为液化的是( )。A.地层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或以前B.土的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大于或等于70%C.工程正常运用后,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D.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的液化判别工作可分为初判和复判两个阶段,下述说法中哪个不正确()A、土的颗粒太粗(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大于某个界限值)或太细(颗粒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大于某个界限值),在初判时都有可能判定为不液化B、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呈线性增加C、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都相同D、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厚度相同

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地下说为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为液化土

按《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对膨胀土场地进行评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膨胀土应根据工作阶段进行初判和详判B、初判时应根据地貌、颜色、结构、土质情况、自然地质现象、自由膨胀率综合判定C、详判时应根据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判定D、三个评判指标须全部符合才能判定为膨胀土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单选题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地下说为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为液化土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土的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A当场地烈度不超过6度时,可不必进行液化性判别B砂土的液化性初判时,可不考虑黏粒含量百分率的影响C一般情况下,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大,土的液化可能性就越小D地下水水位越高,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单选题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判别可分为初判和复判,在初步判别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质年代早于晚更新世的土层不会发生液化B小于5mm的颗粒质量百分含量不足30%时,可判为不液化C勘察工作中处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不必进行液化判定D黏粒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可判为不液化

多选题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D黏性土不存在液化问题E非饱和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单选题当地表下的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亚砂土层时,下述初判结果中()不正确。()A对Q3砂土,当地震烈度为9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B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7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C当亚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2%时,8度烈度时不能判为不液化D当基础埋置深度小于2m时,可根据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或地下水位深度判定土层的液化性

单选题某土石坝坝址区地震烈度为8度,在10号孔深度为3米、6米和13米处测得剪切波速值分别为104m/s、217m/s和313m/s,该孔15米深度范围内土层2.0m以内为回填黏性土层,2m至15m内为第四系沉积粉砂细砂层,在工程正常运用时,该处地面淹没于水面以下,在进行地震液化初判时,下列( )选项是正确的。A3m处的砂土层可能液化,6m和13m处的砂土层不液化B3m和6m处的砂土层可能液化,13m处的砂土层不液化C3m、6m、13m处的砂土层都可能液化D3m、6m、13m处的砂土层均不液化

单选题判别场地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场地初步液化判别的深度为自地面以下20mB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对象为饱和砂土及亚砂土层C应首先根据地层时代,黏粒含量与地震烈度,地下水埋深,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等进行初判,初判有液化可能性时,应进一步判定其液化性D对初判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必须通过标准贯入方法进一步判定液化性,不得采用其他方法

多选题进行水工建筑物场地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D黏性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多选题水工建筑物场地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正确的是()。A卵砾类土不能排除液化的可能性B采用不大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判定液化性时,不计入不小于5mm的颗粒粒组的影响C液化初步判定时,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土可判为不液化D当上限剪切波速大于土层的剪切波速时,可判为不液化

单选题对场地液化性判别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7~9度烈度时,应进行液化判别B判别饱和的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液化时,可先进行初判,对初判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可采用标准贯入等方法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C当采用标准贯入判别液化时,应对锤击数进行杆长修正D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多选题按《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对膨胀土场地进行评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膨胀土应根据工作阶段进行初判和详判B初判时应根据地貌、颜色、结构、土质情况、自然地质现象、自由膨胀率综合判定C详判时应根据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判定D三个评判指标须全部符合才能判定为膨胀土

单选题水工建筑物场地土地震液化性复判时,不应选用下列()指标。()A标准贯入锤击数B场地土层的剪切波速C砂土的相对密度D黏性土的相对含水量或液性指数

多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