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多选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
A

地质年代

B

黏粒含量

C

地下水位

D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进行有关抗震设计的以下哪些内容时,需要考虑建筑场地的类别?()A.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B.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C.对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D.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存在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除( )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A. 6 B. 7 C. 8 D. 9

在进行有关抗震设计的以下内容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场地类别的是( )。A.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B.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C.对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D.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于可液化土的液化判别,下列选项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5%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的地区,拟建8层民用住宅采用桩基础,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地基土的液化情况时,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C、当饱和土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D、勘察未见地下水时,不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时,在同一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下,如果砂土和粉土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相同,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 粉细砂比粉土更容易液化B. 黏粒含量较多的砂土较容易液化C. 平均粒径d50为0.10~0.20mm的砂土不易液化D. 粉土中黏粒含量越多越不容易液化

某建筑场地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的冲洪积平原,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2m,地表以下由4层土层构成(见题表),问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液化初判,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①层粉土不液化B、②层粉细砂可能液化C、③层粉土不液化D、④层粉土可能液化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C、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D、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地下说为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为液化土

在8度地震区,()需要进行液化判别。A、砂土B、饱和粉质黏土C、饱和粉土D、软弱粘性土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进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B、当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C、当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时分别大于10、13和16可判为不液化D、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Q4)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下述对抗震设防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中,()是错误的A、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B、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C、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D、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正确。()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C、对6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D、对8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A、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mB、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m考虑C、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D、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A、地质年代B、黏粒含量C、地下水位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叙述对于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是否液化如何判别?

单选题下述对抗震设防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中,()是错误的A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B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C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D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土的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A当场地烈度不超过6度时,可不必进行液化性判别B砂土的液化性初判时,可不考虑黏粒含量百分率的影响C一般情况下,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大,土的液化可能性就越小D地下水水位越高,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单选题在8度地震区,()需要进行液化判别。A砂土B饱和粉质黏土C饱和粉土D软弱粘性土

多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于可液化土的液化判别,下列选项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2013年真题]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5%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的地区,拟建8层民用住宅采用桩基础,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地基土的液化情况时,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C当饱和土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D勘察未见地下水时,不需要进行液化判别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存在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除(  )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A6B7C8D9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多选题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正确。()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C对6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D对8度烈度区中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单选题对场地液化性判别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7~9度烈度时,应进行液化判别B判别饱和的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液化时,可先进行初判,对初判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可采用标准贯入等方法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C当采用标准贯入判别液化时,应对锤击数进行杆长修正D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多选题下述对液化土的判别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B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C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D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A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mB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m考虑C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D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在深厚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对于可液化土的液化判别,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正确?(  )[2014年真题]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饱和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5%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拟建8层民用住宅采用桩基础,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地基土的液化情况时,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C当饱和砂土未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D勘察未见地下水时,应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进行液化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