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末的教育改革都进行了哪些尝试?

淸末的教育改革都进行了哪些尝试?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洋务运动时期,随着近代以来列强的侵华和洋务运动的深入,清政府意识到,只有拥有了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的人才,才能得以图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大批以培养军事、外交和科技人才为主的新式学堂建立起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等。与此同时,出国留洋也成了一条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做法是派遣年龄不等的留学生到欧美强国学习。
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提出了他们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包括改革科举制度,将旧的八股废除,改考策论。并广设学堂,将原有的书院、祠庙、义学和社学改为兼学中学和西学的学堂,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改良派提倡西学,继续选拔留学生出国。
清末的新政内容中,对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废除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各省均被要求改设学堂,州县设小学堂,府及直隶州设中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将京师同文馆并入了京师大学堂。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新的学制,即《癸卯学制》,将学制划分为三等七级,规定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具体年限,还包括详细的教育管理体制。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宗旨的确立,教育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政务之一。

相关考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综合主题教育”是使幼儿认识内容系统化的错误尝试。()

1984年苏联进行了一次普通教育改革,延长学制,推迟入学年龄。()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

简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的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A.竹林七贤:刘伶:魏晋 B.八大山人:朱耷:明末淸初 C.五柳先生 :陶渊明:东汉 D.湖海散人:施耐庵:元末明初

在推动淸末立宪运动的力量中,不包括()A.淸政府中的改良派B.立宪派C.地方洋务派D.保皇派

新中国成立之后都进行了哪些巩固措施?

1872年,日本模仿(),进行了第一次教育改革。

后哲学或后主体主义的艺术哲学以非哲学、非美学的多元艺术经验为主题,进行了哪些方向上的艺术哲学尝试?()A、现象学B、本质学C、解释学D、解构论

在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中,对色差信号都进行了哪些处理?为什么要进行这些处理。

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梁枋B、天花C、门窗D、基础E、台基

()学者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研究创造力。A、19世纪末B、20世纪末C、18世纪末D、17世纪末

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A、50年代末B、60年代初C、60年代末D、8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哪些教育民主化尝试?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美国的“生计教育”和()的“职业基础教育年”,是两项值得注意的尝试。A、 法国B、 德国C、 日本D、 英国

下列哪些是瞿秋白创作的报告文学集?()A、《还乡杂记》B、《饿乡纪程》C、《赤都心史》D、《乱弹及其他》E、《尝试集》

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有哪些特点?

什么时候起,学者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研究创造力()。A、19世纪末B、18世纪末C、20世纪末D、17世纪末

单选题()学者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研究创造力。A19世纪末B20世纪末C18世纪末D17世纪末

单选题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A50年代末B60年代初C60年代末D80年代末

问答题淸燥救肺汤主治何证?辨证要点有哪些?

问答题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哪些教育民主化尝试?

多选题后哲学或后主体主义的艺术哲学以非哲学、非美学的多元艺术经验为主题,进行了哪些方向上的艺术哲学尝试?()A现象学B本质学C解释学D解构论

单选题什么时候起,学者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研究创造力()。A19世纪末B18世纪末C20世纪末D17世纪末

填空题1872年,日本模仿(),进行了第一次教育改革。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瞿秋白创作的报告文学集?()A《还乡杂记》B《饿乡纪程》C《赤都心史》D《乱弹及其他》E《尝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