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首先发动对国民党主力战略大决战的部队是(  )A.中原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C.东北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

1948年9月,首先发动对国民党主力战略大决战的部队是(  )

A.中原解放军
B.华北解放军
C.东北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参考解析

解析:首先发动的“战略大决战”是辽沈战役,进而明确辽沈战役的参战部队是东北解放军。
辽沈战役是1948年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的战斗.解放了东北全境。因此,正确答案是C。

相关考题: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时()A.蒋介石被迫实行重点防御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基本消灭C.我军已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D.美国已经放弃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

1935年6月,()指挥红26军、红27军主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的胜利。A、徐海东B、刘志丹C、程子华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战略方针是()。A、首先消灭吴佩孚的部队,其次消灭孙传芳的部队,最后消灭张作霖的部队B、首先消灭孙传芳的部队,其次消灭张作霖的部队,最后消灭吴佩孚的部队C、首先消灭张作霖的部队,其次消灭吴佩孚的部队,最后消灭孙传芳的部队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B、解放了东北全境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海军潜艇部队按潜艇动力,分为()潜艇部队、核动力潜艇部队。A、常规动力B、战略核C、汽油发动机D、石化动力

()不属于孟良崮战役的影响。A、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B、打击了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C、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彻底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民兵是野战的主力部队。

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B、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D、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损失惨重

不属于我军与国民党军的大决战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我军与国民党军的大决战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大决战是什么?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开始C、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国民党的部队和共产党的部队的区别在于()。A、在战场上,共产党的部队冲锋在前,尤其是共产党的指战员身先士卒;而国民党的部队军官却临阵脱逃B、共产党的部队与人民群众更贴心C、共产党的部队装备弱,国民党部队装备强D、理想信念不同

单选题1935年6月,()指挥红26军、红27军主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的胜利。A徐海东B刘志丹C程子华

单选题毛泽东指出:“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材料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D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单选题()不属于孟良崮战役的影响。A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B打击了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C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彻底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

单选题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战略方针是()。A首先消灭吴佩孚的部队,其次消灭孙传芳的部队,最后消灭张作霖的部队B首先消灭孙传芳的部队,其次消灭张作霖的部队,最后消灭吴佩孚的部队C首先消灭张作霖的部队,其次消灭吴佩孚的部队,最后消灭孙传芳的部队

问答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简述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的情况及其作战性质.

问答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内线"与"外线"指的是什么?

问答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这段话确定了什么方针?

判断题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A对B错

单选题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开始C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判断题民兵是野战的主力部队。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