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污染源下风向少取,上风向多取

大气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污染源下风向少取,上风向多取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A:0°、45°、225°、315°B:0°、90°、180°、270°C:0°、45°、90°、135°、180°、225°、270°、315°D: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以下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监测布点说法正确的是()。A: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B: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C: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D: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监测6天B.布设5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 )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 0°、 45°、 90°、 135°、180°、 225°、 270°、 315°B. 0°、 180°C. 0°、 90°、180°、 270°D. 0°、 45°、 135 °、 225°、 31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 )个监测点。A.1~2 B.2 ~3 C.3 ~4 D.1 ~3

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180°B:0°,120°,360°C:90°,270°D:0°,90°,180°,270°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225°、270°、315°B:0°、180°C:0°、270°D:0°、45°、225°、270°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A. 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B. 区域性常规监测C. 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D. 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怎样挑取各时风向?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无组织监测时,应在现有污染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

联合动力风机目前每台机组上有()风向标;风向标的N指向();偏航取()分钟平均风向。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A、0°、90°、225°、315°B、0°、45°、90°、135°、180°、225°、270°、315°C、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D、0°、45°、135°、225°、315°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扇形布点法适用于()。A、区域性常规监测B、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C、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D、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180°、225°、270°、315°B、0°.180°C、0°、90°、180°、270°D、0°、45°、135°、225°、315°

单选题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180°、225°、270°、315°B0°.180°C0°、90°、180°、270°D0°、45°、135°、225°、315°

单选题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A0°、90°、225°、315°B0°、45°、90°、135°、180°、225°、270°、315°C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D0°、45°、135°、225°、315°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多选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现场大气检测的检测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当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时,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布点多些,而上风向布点少些B超标地区布点多些C人口密集地区布点多些,工矿和交通繁忙地区布点多些D大气现场检测建议采用多点布设采集样品,越多的采样点,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监测6天B布设5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单选题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多选题有关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和计算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污染源所在的位置为原点(0,0)坐标B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C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南北向为Y坐标轴D计算污染源对下风向影响时,取污染源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取下风向为X坐标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