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相关考题: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污染源常年或季节主导风向比较明确时,大气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应采用( )。A.扇形布点B.梅花布点C.四周布点D.方格布点E.捉烟波布点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监测6天B.布设5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 )个监测点。A.1~2 B.2 ~3 C.3 ~4 D.1 ~3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A. 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B. 区域性常规监测C. 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D. 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无组织监测时,应在现有污染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在污染源常年或季节主导风向比较明确时,大气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应采用()A、扇形布点B、梅花布点C、四周布点D、方格布点E、捉烟波布点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扇形布点法适用于()。A、区域性常规监测B、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C、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D、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对于区域环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正确的是()。A、主导风向较明显时,在评价区域的主导风下风向范围内设置的点位可多一些B、主导风向较明显时,在评价区域的主导风上风向范围内设置的点位可多一些C、工业较集中的城区、工矿区和交通频繁区、人口稠密区、污染物超标区监测点的数目可少设一些D、监测点位可不用包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和关心点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前,应将轻便风向风速表置于被测单位开阔地带进行风向和风速的简易测定。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对于位于主导风向明显区域的新建无组织排放源,可在其下风向布设()个监控浓度点。A、 2B、 3C、 4D、 5

布设大气采样点时,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布点法是()。A、功能区B、网格C、同心圆D、扇形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过程中,需要重复测定风向风速,如果风向有显著变化,应移动监测点后重新采样。

判断题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无组织监测时,应在现有污染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A对B错

多选题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对于位于主导风向明显区域的新建无组织排放源,可在其下风向布设()个监控浓度点。A2B3C4D5

判断题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过程中,需要重复测定风向风速,如果风向有显著变化,应移动监测点后重新采样。A对B错

单选题在污染源常年或季节主导风向比较明确时,大气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应采用()A扇形布点B梅花布点C四周布点D方格布点E捉烟波布点

单选题布设大气采样点时,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布点法是()。A功能区B网格C同心圆D扇形

多选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现场大气检测的检测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当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时,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布点多些,而上风向布点少些B超标地区布点多些C人口密集地区布点多些,工矿和交通繁忙地区布点多些D大气现场检测建议采用多点布设采集样品,越多的采样点,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单选题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监测6天B布设5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

判断题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进行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前,应将轻便风向风速表置于被测单位开阔地带进行风向和风速的简易测定。A对B错

单选题进行个别污染源调查时,除对照点外,应将采样点设在污染源的(  )。A最大风力的上风侧B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C最小风力的下风侧D常年主导风向上风侧E不必考虑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