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18年7月1日,甲公司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计提过减值准备。A生产线系201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生产产品,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年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生产线201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1500B2000C2500D3000

单选题
2018年7月1日,甲公司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计提过减值准备。A生产线系201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生产产品,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年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生产线201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1500

B

2000

C

2500

D

300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③“预付账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6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的毛利率为20%,2007年的毛利率为25%。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2)20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 20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业务①的更正分录不正确的是( )。A.借:固定资产 2000 贷:在建工程 2000B.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C.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0 贷:在建工程 190D.借:财务费用 50 管理费用 140 贷:在建工程 190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2004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3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3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2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3年营业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2年营业费用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02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3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3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4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2年的毛利率为20%,2003年的毛利率为25%.(2)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1月1日,甲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变更:①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4年以前甲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2004年1月1日变更前的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20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4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项目1年以内1至2年2至3年3年以上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3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2004年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0%20%40%100%②将A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A设备系公司2002年6月购入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3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300万元。该设备用于公司行政管理。(3)2004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2)对资料(2)中甲公司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3)根据资料(3)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甲公司经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2010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9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和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②甲公司以800万元的价格于2008年7月3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③甲公司自2009年3月2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700万元、人工工资2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100万元,总计1000万元。2009年9月20日,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将发生的1000万元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经查,上述研发支出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万元,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甲公司2009年将全部研发支出的1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④2009年3月10日,甲公司取得某上市公司100万股股票,占该上市公司股份的1%,实际支付款项l000万元(含相关税费),2009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12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该上市公司未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该项投资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甲公司2010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①2010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8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②甲公司2008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300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2009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0年1月1日,因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3)假定:资料(1)中所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合并调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利润分配。(2)根据资料(2)中的会计估计变更,计算B设备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和无形资产2010年应确认的摊销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甲公司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并对一台管理用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变更为7年。该设备系1999年12月购置并投入使用,原价为56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2年年末未发生减值。按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衔接办法的规定,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所做的变更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甲公司200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840B.560C.800D.40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将生产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为10年已使用2年,账面原价为 50000元,已提折旧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零。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同时,将预计折旧年限由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则甲公司2007年的折旧额为( )元。A.5000B.13333.33C.6666.66D.10000

甲企业2008年6月20日购入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原价1 000万元,八成新,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 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折旧方法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至2009年12月31日止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25B.300C.425D.420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 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人账,预汁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6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 000万元,记入20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 000万元,记人20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的毛利率为20%,2007年的毛利率为25%。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2)20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购人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2)根据资料(2)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A公司2021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台设备,原值为6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到2025年年初,由于新技术发展,A公司将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变更为6年,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0元,折旧方法不变。A公司202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A.15000B.16000C.11000D.8000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20×8年年初,甲公司对2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管理用的办公楼已于2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20×7年12月31曰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 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净残值。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X 6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 000万元记入2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 000万元记入2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20×6年与20×7年的毛利率均为25%。(2)2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l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①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②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2)对资料(2)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根据材料回答7~12问题: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来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⑦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6年7月1日购入的二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③“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6年销售费甩的为。200万元。④误将20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的毛利率为20%,2007年的毛利率为25%。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2)20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对资料(1)中的事项①的差错更正,影响2007年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万元。A.-50B.-240C.-190D.-150

甲企业2008年6月20日购入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原价l 000万元,八成新,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9年12月31日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25B.300C.425D.420

(2018年)长江公司2013年12月20日购入一项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40 000万元。长江公司采用年数总和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零。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公司决定将折旧方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保持不变,则长江公司2017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45 000B.67 500C.108 000D.28 125

(2018年)甲公司2013年12月20日购入一项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入账价格为540000元。长江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零。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公司决定将折旧方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保持不变,则甲公司2017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A.28125B.108000C.45000D.67500

甲公司2011年12月1日购入不需安装即可使用的管理用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6年1月1日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甲公司将原先估计的使用年限变更为8年,预计净残值变更为6万元。则甲公司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将减少2016年度利润总额为(  )万元。A.7B.8C.6D.5

长江公司2013年12月20日购入一项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40000万元。长江公司采用年数总和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零。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公司决定将折旧方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保持不变,则长江公司2017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45000B.67500C.108000D.28125

2017 年 12 月 30 日甲公司因自然灾害导致一条生产线提前报废,该生产线账面原值为 600000 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截至报废日生产线已使用 3 年,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 5000 元,取得残值收入 8000 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生产线报废时对甲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元。A.0B.-111 000C.-112 000D.-117 000

2×19年3月2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将其持有的一项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待其增值后转让以获取增值收益。该项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至作出决议时已使用了5年。甲公司对其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该项土地使用权转换前后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摊销方法相同。则2×19年度甲公司该投资性房地产应计提的摊销额为(  )万元。A.100 B.83.33 C.91.67 D.240

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三个部件组成。2013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该设备整体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B、C各部件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年、15年和20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其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相同。下列关于甲公司该设备折旧年限的确定方法中,正确的是()。A.按照A、B、C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作为其折旧年限B.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作为其折旧年限C.按照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作为其折旧年限D.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与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折旧年限

甲公司于2×16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且预计使用年限与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至2×17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2×17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万元。A、24B、6C、48D、4

甲公司属于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3~20×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0×3年12月10日,甲公司购入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160万元,增值税额为197.2万元;发生保险费12.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0×3年12月11日,甲公司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1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7万元,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0×3年12月31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3.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其可收回金额为807.56万元。(5)20×5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2.56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6)20×5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该生产线停止使用,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32.14万元,其中含增值税10万元。(7)20×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1)编制20×3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3年12月安装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问答题计算分析题: 信达公司2013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1)信达公司2011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600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信达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3年1月1日,因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确定,信达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 (2)2013年以前信达公司根据当时能够得到的信息,对应收账款每年按其余额计提5%的坏账准备。2013年1月1日,由于掌握了新的信息,将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改为余额的15%。假定2012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坏账准备余额为150万元,2013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 (3)2013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生产线系2011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车间部门用于生产产品,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A生产线一直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2013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计算2013年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计算A生产线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单选题甲公司自建的生产线于2009年12月1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的建造成本是150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甲公司因该生产线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260B300C162D152

问答题2017年对甲公司进行内审,2016年12月31日,某生产线的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日该生产线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2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确认可收回金额为1000万元,并计提400万元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未发生变化。2017年度,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已完工但尚未对外出售,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要求: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编制相应的更正分录。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根据2×14年12月20日董事会决议,对2×15年会计处理做了以下变更:(1)由于先进技术被采用,从2×15年1月1日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7年,变更前A生产线原值8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已经使用3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缩短其使用年限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假设原折旧方方法、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税法一致。假定相关资产生产的产品已出售。 (2)预计产品面临转型,从2×15年1月1日将B生产线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加速折旧法,并将使用年限缩短为6年,变更前B生产线原值1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经使用2年。根据董事会决议,B生产线在剩余使用年限内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设B生产线原折旧方法、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税法一致。假定相关资产生产的产品已出售。 (3)从2×15年1月1日将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2.5%改为年销售收入的4%,提高的原因是公司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原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出现较大差异,假设甲公司规定期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不得出现负值,2×14年年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为0,甲公司2×15年度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实际发生保修费用300万元。按税法规定,公司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可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4)2×12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5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该写字楼进行后续计量。当日,该写字楼的原价为9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70万元,账面价值为8730万元,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假设原折旧方案与税法一致。 (5)2×15年7月1日,甲公司对W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假定该项投资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该投资系甲公司分两次取得。甲公司于2×13年2月取得W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900万元,取得时W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4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1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1800万元取得W公司12%的股权,当日W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W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能够派人参与W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2×14年1月1日甲公司对原10%投资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为1260万元,该部分投资在该日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 要求:(1)根据资料(1)至(3),分别确定:①产生暂时性差异的类型及金额;②对2×15年净利润的影响。 (2)根据资料(4)和(5),分别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2×15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数。

单选题甲公司2011年12月1日购入不需安装即可使用的管理用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6年1月1日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甲公司将原先估计的使用年限变更为8年,预计净残值变更为6万元。则甲公司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将减少2016年度利润总额为()万元。(2017年)A7B8C6D5

单选题2017年3月2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将其持有的一项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待其增值后转让以获取增值收益。该项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至转换时已使用了5年。甲公司对其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该项土地使用权转换前后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摊销方法相同。则2017年度甲公司该投资性房地产应计提的摊销额是(  )万元。A100B83.33C91.67D240

问答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13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发生保险费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08万元;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2015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万元。(6)201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5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要求:(1)编制2013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13年12月与安装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5)计算20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5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1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及201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答案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必须写出其相应的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