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如果“课程”表和“成绩”表通过各自的“课程代码”字段建立了一对多的关系,则“课程”表中“课程代码”是()。A非主键B主键C任意D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如果“课程”表和“成绩”表通过各自的“课程代码”字段建立了一对多的关系,则“课程”表中“课程代码”是()。
A

非主键

B

主键

C

任意

D

以上都不对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到(35)题使用如下数据表。学生”表:学号C(8),姓名C(8),性别C(2),系名(10),出生日期D“课程”表:课程编号C(4),课程名称C(12),开课系名C(10)“成绩”表:学号C(8),课程编号C(4),成绩I检索每门课程的总分,查询结果中包括课程名和总分,正确的语句是( )。A.SELECT课程名称,COUNT(成绩)AS总分FROM课程,成绩; WHERE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 ORDER BY成绩.课程编号B.SELECT课程名称,COUNT(成绩)AS总分FROM课程,成绩; WHERE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 GROUP BY成绩.课程编号C.SELECT课程名称,SUM(成绩)AS总分FROM课程,成绩; WHERE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 ORDERBY成绩.课程编号D.SELECT课程名称,SUM(成绩)AS总分FROM课程,成绩; WHERE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 GROUP BY成绩.课程编号

设学生表和成绩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和(学号,课程名,成绩),如果希望按分数降序查询出“英语系中选修了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成绩”,则对应的SQL语句是()。A.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一‘英语系’AND课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B.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ASCC.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D.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一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DESC

在“学生.mdb”数据库中有教师、课程、授课、课程成绩和学生表。(1)以教师、授课和课程表为数据源,创建生成查询“生成授课表”,表中含有授课 ID、教师姓名和课程名称字段。授课表结果如图所示。(2)以学生表和课程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平均分”,结果显示学生姓名和平均分字段,平均分=Sum([课程成绩]![成绩])/Count([课程成绩]![课程编号])。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在数据库“db4.mdb”中有“学生档案”表和“课程名”表。(1) 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学生成绩”表。“学生成绩”表结果如图所示。(2) 设置“学生档案表”表中数据按照“性别”和“出生日期”两个字段列升序排列。(3) 设置“课程名”表到“学生成绩”表的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

拟建立如下的关系数据库及其基本表:数据库名:学生选课数据库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课程号)选课表(ID, 学号,课程号,分数)用SQL语言实现下列的功能:1.创建数据库“学生选课数据库”代码;2. A.将下列课程信息添加到课程表的代码:B.修改 课程号为100003的课程名为“SQL数据库”;C.删除 课程号为100002的课程信息;3.检索姓张的女同学的情况:姓名、学号、专业。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mdb”数据库。(1)将考生文件夹中的“课程.txt”导入到数据库,第一行包含列标题,将课程ID设置为主键,将导入表命名为“课程”。(2)将“课程”表课程ID字段大小改为5。(3)设置“教师”表到“课程”表的关系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

修改课程“成绩”表的“课程编号”字段类型为文本,字段长度为5,设置“课程”表到课程“成绩”表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课程”表结果如图所示。(2)以商场销售情况表为数据源,创建“销售人员业绩”查询,参数提示为“销售人员名字”,结果显示销售人员、产品名称和销售数量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student.mdb”数据库和“课程.xls”表。(1)将“课程.xls”表导入student数据库,第一行包含列标题,设置课程ID为键,将导入表命名为“课程”。“课程”表如图所示。(3)设置“课程”表到选课表的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

在“学生.mdb”数据库中有课程、课程成绩、学生和成绩优秀学生四张表。(1)以学生和课程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追加查询“优秀学生”,将成绩=90的学生所有信息和成绩字段添加到成绩优秀学生表中。(2)以课程、课程成绩、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分组查询“学分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姓名和已修学分字段,已修学分=Sum([课程].[学分])。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学生.mdb”数据库。(1)按照下列要求创建“课程”表。(2)在“课程”表中输入以下数据。(3)修改课程“成绩”表的“课程编号”字段类型为文本,字段长度为5,设置“课程”表到课程“成绩”表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课程”表结果如图所示。

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程安排”表中的“教师编号”必须是“教师基本情况”表中存在的教师,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索引B.在“课程安排”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C.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之闯设置参照完整性D.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课程.xls”数据库。(1)按照下列要求创建“成绩”表,成绩的有效性规则为O--100之间的数据。(2)在“成绩”表中输入如下数据。(3)设置“课程”表和“成绩”表的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成绩”表结果如图所示。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Acc1.mdb”数据库。 (1)按照下表的要求创建“课程”表。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字段大小是否主键课程ID数字整型是课程名称文本20学分数字整型(2)在“课程”表中输入如下数据。课程ID 课程名称学分1高等数学22计算机文化基础33机械制图24政治经济学25毛泽东思想概论2(3)将“student”表和“成绩”表的关系设置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将“课程”表和“成绩”表的关系设置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课程”表如图1所示。

mdb”数据库中有教师、课程、授课、课程成绩和学生表。(1)以学生、课程和课程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生成表“查询1”,生成成绩表。生成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字段。成绩表结果如图所示。(2)以教师、课程、授课和课程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查询2”,统计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所教学生数。结果显示教师姓名、学历和学号之Count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Accl.mdb”数据库。(1)按照下表的要求创建“课程”表。(2)在“课程”表中输入如下数据。(3)设置“student”表到“成绩”表的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设置“课程”表到“成绩”表的关系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

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选课成绩表(学号,课程号,成绩),则选课成绩表的关键字为( )。A)课程号,成绩B)学号,成绩C)学号,课程号D)学号,课程号,成绩

通过( )关系运算,可以从表1和表2获得表3;表3的主键为(请作答此空)。A.课程号B.课程名C.课程号、课程名D.课程号、学生号

图9所示的是某数据库中的三个表,其中学生表和成绩表建立表问关系的字段是“学号”.成绩表和课程表建立表问关系所用字段是(  )。A.学号B.成绩C.课程编号D.课程性质

设学生表和课程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姓名)和(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希望查询出“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姓名”,则对应的SQL语句是()。A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BSELECT 姓名 FROM 课程表 WHERE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C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OR 课程表.成绩90D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

如果“课程”表和“成绩”表通过各自的“课程代码”字段建立了一对多的关系,则“课程”表中“课程代码”是()。A、非主键B、主键C、任意D、以上都不对

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程安排”表中的“教师编号”必须是“教师基本情况”表中存在的教师,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索引B、在“课程安排”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C、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之间设置参照完整性D、在“课程安排”表和“教师基本情况”表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表”中的“课程编号”必须是“课程设置”表中存在的课程,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的“课程编号”字段设置索引B、在“课表”的“课程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C、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之间设置参照完整性D、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课程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删除课程表中“备注”字段的命令是:ALTER TABLE 课程表()。

单选题设课程成绩表的结构为(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希望查询出“成绩大于90分且课程号首字母为A的所有记录”,则对应的SQL语句是()。ASELECT * FROM 课程成绩表 WHERE 成绩90 AND 课程号 LIKE A%BSELECT * FROM 课程成绩表 WHERE 成绩90 OR 课程号 LIKE A%CSELECT * FROM 课程成绩表 WHERE 成绩90 AND 课程号 LIKE ‘A%’DSELECT * FROM 课程成绩表 WHERE 成绩90 OR 课程号 LIKE ‘A%’

单选题查询选修了课程代码为1054和1391的同学的学号、课程代码、成绩,正确的是()。ASELECT学号,课程代码,成绩FROM成绩WHERE课程代码=(1054,1391)BSELECT学号,课程代码,成绩FROM成绩WHERE课程代码IN(1054,1391)CSELECT学号,课程代码,成绩FROM成绩WHERE课程代码BETWEEN 1054 AND 1391DSELECT学号,课程代码,成绩FROM成绩WHERE课程代码=’1054’ AND 课程代码=’1391’

单选题设学生表和课程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姓名)和(学号,课程号,成绩),如果希望查询出“成绩大于90分的学生姓名”,则对应的SQL语句是()。A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BSELECT 姓名 FROM 课程表 WHERE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C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OR 课程表.成绩90DSELECT 姓名 FROM 学生表,课程表 WHERE 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AND 课程表.成绩90

单选题在设计数据表时,如果要求“课表”中的“课程编号”必须是“课程设置”表中存在的课程,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的“课程编号”字段设置索引B在“课表”的“课程编号”字段设置输入掩码C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之间设置参照完整性D在“课表”和“课程设置”表“课程编号”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

单选题如果“课程”表和“成绩”表通过各自的“课程代码”字段建立了一对多的关系,则“课程”表中“课程代码”是()。A非主键B主键C任意D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