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化学计量点

名词解释题
化学计量点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是指A.指示剂变色范围B.化学计量点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D.滴定终点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顏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这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突跃点C、滴定终点D、理论终点

物质间达到化学反应完成时的化学计量点称为()。指示剂颜色改变的转折点称为()。

容量分析中,“滴定突跃”是指A.指示剂变色范围B.化学计量点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变化范围D.滴定终点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了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D、等电点E、滴定终点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理论变色点C、滴定终点

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反应的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

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时,即二者的计量比与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相符之时,反应就达到了()。A、等当点B、化学计量点C、滴定终点D、指示剂变色转折点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强酸强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PH值应为7。

化学计量点就是原来的等当点。

强碱滴定弱酸,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显碱性;强酸滴定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显酸性。()

关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点前后0.1%误差范围内有明显的突跃,可作为选择指示剂的依据B、化学计量点是弱碱性,应选择甲基橙为酸碱指示剂C、化学计量点是弱酸性,可以选择百里酚酞做酸碱指示剂D、强碱滴定强酸化学计量点是中性,应选择甲基橙做酸碱指示剂

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恰好按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完全时,这个终点叫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化学计量点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是指()A、指示剂变色范围B、化学计量点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D、滴定终点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简述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哪一点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这点称为()A、等当点B、滴定终点C、理论终点D、化学计量点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一下描述滴定曲线pH突跃大小,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增大B、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C、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D、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减小

单选题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理论变色点C滴定终点

填空题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若浓度均增加10倍,则在化学计量点前0.1%pM();在化学计量点时,pM();在化学计量点后0.1%,pM()(指增大或减小多少单位)。

单选题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哪一点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这点称为()A等当点B滴定终点C理论终点D化学计量点

单选题使用HCI滴定Na2CO3时,()计量点的PH值是8.3。A第二化学B第一化学C终点D不考虑计量点

问答题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单选题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是指(  )。A指示剂变色范围B化学计量点C等当点前后滴定液体积变化范围D滴定终点,E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