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独子兼祧

名词解释题
独子兼祧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里,特殊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作动词D、名词做状语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有意动用法。()

“不独子其子”和“幼有所长”,是中国古代慈幼观念的体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刚独子10岁,父母计划5年后送独子出国从高中念到硕士,假设学费成长率3%,投资报酬率8%,目前国外求学费用每年10万,共准备9年,小刚应投资( )万元成立子女教育金信托,可完成出国念书目标。A.46.4B.48.3C.59.2D.60.4

独子承桃制度为( )独创。

关于明朝家庭财产继承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寡妻分家析产必须与诸子均分B.奸生子的继承份额提高C.出现独子兼祧制度D.首次确立婚书制度

独子兼祧制度为(  )独创。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下列词属附加式合成词的有()A赤子B独子C原子D儿子E班子

“不独子其子”和“幼有所长”的美好愿望是中国最早的慈幼观念,它出自()。A、《新书》B、《黄帝内经》C、《礼记》D、《胎产书》

独子兼祧

转化跟踪工具与百度统计之间的关系是()A、已开通百度统计功能的客户,将无法使用转化跟踪工具B、百度统计功能是转化跟踪工具的一个单独子功能C、已安装转化跟踪工具的客户,将无法正常使用百度统计功能D、转化跟踪工具是百度统计功能的一个单独子功能

学校教育中学、教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彼此独子B、相互并列C、二者并重D、自成系统和互成系统的关系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实行()。

下列语句中,论述“小康社会”特点的语句是()。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D、男有份,女有归

翻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公民王某因其独子去世精神受刺激,感到生活无望,将家中财产悉数送与他人。后查明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但其赠与财产时并未发病。则王某的赠与行为有效。

张君独子10岁,父母望子成龙,计划5年后送独子出国从高中念到硕士,假设学费成长率3%,目前国外求学费用每年100万,共准备9年,学费成长率3%,张君应提拨多少钱成立子女教育金信托,在投资报酬率8%的要求下可完成出国念书目标?()A、484万B、493万C、561万D、824万

单选题在身份继承方面,清朝的继承制度采用()A独子兼祧制B诸子均分制C嫡长子继承制D非独子兼祧制

单选题张君独子10岁,父母望子成龙,计划5年后送独子出国从高中念到硕士,假设学费成长率3%,目前国外求学费用每年100万,共准备9年,学费成长率3%,张君应提拨多少钱成立子女教育金信托,在投资报酬率8%的要求下可完成出国念书目标?()A484万B493万C561万D824万

问答题翻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单选题学校教育中学、教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彼此独子B相互并列C二者并重D自成系统和互成系统的关系

单选题在身份继承上确立“独子兼祧”制度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单选题“不独子其子”和“幼有所长”的美好愿望是中国最早的慈幼观念,它出自()。A《新书》B《黄帝内经》C《礼记》D《胎产书》

填空题“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实行()。

填空题"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多选题下列词属附加式合成词的有()A赤子B独子C原子D儿子E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