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85万元,市价为1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80万元下降为31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305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1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要求(1)判断钢板乙采用成本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2)如果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计算出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

201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85万元,市价为1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80万元下降为31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305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1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要求(1)判断钢板乙采用成本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2)如果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计算出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


参考答案和解析
183

相关考题:

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225万元下降为202.5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20万元,估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5万元,估计B材料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05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为( )万元。A.90B.75C.82.5D.77.50

2007年12月31 ,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 7J-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225万元下降为202.5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20万元,估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5万元,估计B材料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07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为( )万元。A.90B.75C.82.5D.77.50

某公司生产联产品甲和乙。1月份甲和乙在分离前发生联合加工成本540万元,甲产品产量100公斤,乙产品的产量是60公斤。甲和乙在分离后,甲产品可直接出售,售价5万元/公斤,乙产品继续发生的单独加工成本为200万元,加工后乙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万元/公斤,公司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成本,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300万元B.乙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240万元C.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万元/公斤D.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为4万元/公斤

(2019年)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8年12月31日,库存甲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85万元。该批甲材料可用于生产2台乙产品,每台市场销售价格为75万元,单位成本为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每台为2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材料之前未计提过减值准备,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甲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5B.10C.0D.6

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8年12月31日,库存甲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9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85万元。甲材料可用于生产2台乙产品,每台市场销售价格为75万元,单位成本为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每台为2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材料之前未计提过减值准备,则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甲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万元。A.5B.10C.6D.0

2× 19年 12月 2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 2× 20年 3月 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5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 B产品 6台。 2× 19年 12月 31日,甲公司尚未生产该批 B产品,但持有的库存 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B产品,可生产 B产品 6台。 C材料其账面价值(成本)为 18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 182万元。将 C材料加工成 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12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2× 19年 12月 31日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A.300B.182C.180D.185

2012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85万元,市价为1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80万元下降为31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305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1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则2012年末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A.303B.183C.185D.180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乙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乙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8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4B.6C.2D.5

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1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长江公司2×1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9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4B.6C.2D.5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无余额。不考虑其他因素,2×19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4 B.6 C.2 D.5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2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1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甲公司估计,用库存的B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300万元降至270万元,产品的成本为28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15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A.120B.100C.110D.160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除此之外无其他用途。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预计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乙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7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60B、50C、55D、80

2016年12月2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7年3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B产品6台。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生产该批B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可生产B产品6台。C材料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8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8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12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2016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A、300B、182C、180D、185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除此之外无其他用途。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预计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乙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7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60B50C55D80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6年3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B产品6台。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B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可生产B产品6台,其账面价值(成本)总额为18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8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12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5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A300B182C180D185

单选题2007年12月31日,A企业持有的库存甲材料账面价值(成本)为3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34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它购买费用,用甲材料生产的乙产品可变现净值为580万元,乙产品的成本为570万元。则2007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账面价值为()A360万元B345万元C580万元D570万元

单选题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015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150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2万元。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按甲产品和乙产品成本总额大于可变现净值总额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C计算单位甲产品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售价为118万元D计算单位乙产品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售价为15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8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除此之外无其他用途。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预计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乙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16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60B50C55D80

单选题2×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成本为110万元,市场售价为90万元。B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260万元下降为23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40万元,估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估计B材料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10年12月31日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A80万元B82万元C75万元D90万元

单选题2008年12月26日,甲公司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6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44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5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230万元,2008年12月31日,乙产品每台售价为62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2008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A144B152C372D142

单选题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16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150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2万元。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按甲产品和乙产品成本总额大于可变现净值总额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C计算每件甲产品可变现净值所用的估计售价为118万元D计算每件乙产品可变现净值所用的估计售价为15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2B4C5D6

单选题2×12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85万元,市价为1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80万元下降为31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305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1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则2×12年末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A303B183C185D180

单选题乙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18年12月31日,乙公司库存原材料A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乙公司201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8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4B6C2D5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6年12月31日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0万元,2007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1)库存A产品280台,账面成本2800万元。A产品市场销价为每台11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2万元。  (2)库存C产品1000台,账面成本1700万元。C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3)库存E配件200件,成本1000万元。现有E配件可用于生产200台B产品,预计加工成A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6万元。B产品目前市场售价为12万元,每台B产品销售费用为1.2万元。对于E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变现净值为1000万元,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B可变现净值为96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40万元C可变现净值为1200万元,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D可变现净值为900万元,需要计提100万元跌价准备

单选题大海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除此之外无其他用途。201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乙产品的成本为14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乙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18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A60B50C55D80

单选题2017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为540万元,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市价为52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750万元下降为690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等成本3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5万元。2017年末钢板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125B20C0D245

单选题2018年12月2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9年3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B产品6台。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B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可生产B产品6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8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8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12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8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A300B182C180D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