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在加工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程度达到()。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标准含水率D.绝干状态

木材在加工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程度达到()。

A.纤维饱和点

B.平衡含水率

C.标准含水率

D.绝干状态


参考答案和解析
平衡含水率

相关考题:

在木材干燥方法中,能够将木材含水量干燥至最低程度的是()。 A、自然干燥法B、浸材法C、蒸材法D、热炕法

在以下木材的干燥方法中,可将木材的含水量干燥至最低程度的方法是()。 A、自然干燥法B、热炕法C、浸材法D、蒸材法

木材在进行加工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程度到( ). A. 平衡饱和点B. 纤维饱和点C. 标准含水率D. 绝干状态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

木材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窑干木材的含水率是:A.12%~15% B.小于11% C.15%~18% D.18%~21%

木材在加工活使用前应预先进行干燥, 其目的是()。A.减轻重量B.使其含水率与环境温度基本平衡C.就弯取直D.防虫防蛀

木材在进行加工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程度达到( )。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标准含水率D.绝干状态

木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窑干木材的含水率应是( )A.12%~15%B.小于11%C.15%~18%D.18%~21%

木材在使用前应使其含水率达到( )。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饱和含水率D.绝干状态含水率

在木材加工制作前应预先将木材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干燥至其含水率与将做成的木构件使用时所处环境的湿度相适应的平衡含水率。

木质品变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含水率太高,因此木制品的含水率应当达到以下程度最好,()。A、木质品的含水率应略低于木材平衡含水率B、木质品的含水率应略低于木材的纤维饱和点C、木质品的含水率越低越好D、10%左右

木材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窑干木材的含水率是:()A、12%~15%B、12%C、15%~18%D、18%~21%

木材在进行加工使用之前,应预先将其干燥至含水达()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标准含水率

木材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木材干燥至( )。A、纤维饱和点B、标准含水率C、平衡含水率D、饱和含水率

木材在使用前要经过干燥,直到自身含水率与环境湿度平衡为止,此时含水率约为12%~18%,南方地区约为12%,北方约为18%。

关于木材的物理性质,下列错误的是()A、在纤维饱和点之上,含水量变化对木材强度有很大影响B、平衡含水率不会变化C、当木材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体积不收缩D、木材的收缩主要表现为横向收缩E、纤维饱和点和平衡含水率都是含水率指标

木材在使用前应使其含水率达到()。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饱和含水率D、绝干状态含水率

木材的含水量用含水率表示,指()A、木材所含水的质量占木材干燥质量的百分率B、木材所含水的质量占木材总质量的百分率C、木材所含水的体积占木材总体积的百分率D、木材所含水的体积占木材干燥后体积的百分率

当木材的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强度开始变化,其变化规律是()。A、含水率越高木材强度越高B、含水率越低木材强度越高C、当含水率达到适当程度,其木材强度最高D、到固定值后强度不再变化

单选题木材加工使用前应预先将木材干燥至( )。A纤维饱和点B标准含水率C平衡含水率D饱和含水率

单选题木材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窑干木材的含水率是:()A12%~15%B12%C15%~18%D18%~21%

判断题木材的气干材密度是指木材经自然干燥,含水率达到30%左右时的木材密度。A对B错

判断题木材在使用前要经过干燥,直到自身含水率与环境湿度平衡为止,此时含水率约为12%~18%,南方地区约为12%,北方约为18%。A对B错

单选题木材在进行加工、使用前应使其含水率达到()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饱和含水率

单选题木材在使用前应使其含水率达到()。A纤维饱和点B平衡含水率C饱和含水率D绝干状态含水率

判断题在木材加工制作前应预先将木材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干燥至其含水率与将做成的木构件使用时所处环境的湿度相适应的平衡含水率。A对B错

填空题为避免木材在使用过程中因含水率变化太大而引起变形,使用前须干燥至使用环境长年平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