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的铁素体相是[ ]。A.碳在ɑ-Fe中的间隙固溶体B.碳在ɑ-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C.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钢中的铁素体相是[ ]。

A.碳在ɑ-Fe中的间隙固溶体

B.碳在ɑ-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C.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双相钢的组织是哪两相组成的?()。 A、铁素体+贝氏体B、铁素体+残余奥氏体C、铁素体+马氏体

为了使碳原子渗入钢中,就必须是钢处于()状态。 A、奥氏体B、铁素体C、铁素体加渗碳体混合物D、马氏体

双相钢是指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在铁素体相内分布着不连续的微细的马氏体相。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475℃脆性主要出现在含Cr量超过() %的铁素体不锈钢中,或出现在含较多的铁素体相钢中。A、15B、25C、35D、45

根据金相组织,钢材可以分为()等几类。A、珠光体钢B、铁素体钢C、铁素体一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E、奥氏体一铁素体钢F、莱氏体钢

质量分数0.77%的液相铁碳合金平衡结晶得到全()组织,即共析钢。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低温莱氏体

双相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及在铁素体相内分布的不连续的()相。A、索氏体B、贝氏体C、马氏体D、屈氏体

碳素体钢中的铁素体、奥氏体是置换固溶体。

双相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及在铁素体内分布的不连续的()。A、索氏体B、贝氏体C、马氏体

双相钢是指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在铁素体相内分布着不连续的微细的马氏体相。

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焊接时,奥氏体钢中的钛会促使铁素体钢中的碳向焊缝一侧迁移,从而在铁素体钢一侧形成脱碳层。

不锈钢中的含铬量与含镍量之比大于()时,就会出现铁素体组织.145.σ相使不锈钢的()大大下降.

下列哪种钢种能够在600℃以上比较经济地使用?()A、纯奥氏体钢B、带5-15%铁素体的奥氏体钢C、铁素体+珠光体钢D、马氏体钢E、铁素体钢

为避免析出σ相脆化,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含量应小于()。  A、4%B、5%C、8%

关于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脆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σ相是一种Fe-Ni金属间化合物B、σ相在1Cr18Ni9Ti钢的焊缝中一般不会产生C、σ相析出需长时间加热,在焊接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D、475℃脆性主要出现于W(Cr)>15%的铁素体不锈钢中

关于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脆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σ相是一种Fe-Ni金属间化合物B、σ相在1Cr18Ni9Ti钢的焊缝中容易产生C、σ相析出需长时间加热,在焊接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D、475℃脆性主要出现于W(Cr)>15%的铁素体不锈钢中

关于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素体不锈钢只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B、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应采用大电流、小焊速C、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焊条最好不要摆动D、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为防止冷裂纹而预热时,其预热温度最好低于200℃

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晶核最容易在()的相界面上生成。A、铁素体与渗碳体B、铁素体与珠光体C、渗碳体与马氏体D、渗碳体与珠光体

钢中最基本的相体是()。A、奥氏体B、铁素体C、渗碳体D、以上都是

按显微组织分类,不锈钢有()A、奥氏体型不锈钢B、铁素体型不锈钢C、马氏体不锈钢D、奥氏体—铁素体复相不锈钢

在室温平衡组织中,T10钢中的()相的质量分数比T12钢中的多。A、珠光体B、渗碳体C、二次渗碳体D、铁素体

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没有铁素体相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如果溶入铁素体,会引起晶格畸变,提高铁素体的强度。

一般认为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A、渗碳体B、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和铁素体

不锈钢按其组织类型分类,可分为铁素体钢、()、()及奥氏体加铁素体钢。

单选题一般认为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是()A渗碳体B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和铁素体

单选题钢中最基本的相体是()。A奥氏体B铁素体C渗碳体D以上都是

单选题在室温平衡组织中,T10钢中的()相的质量分数比T12钢中的多。A珠光体B渗碳体C二次渗碳体D铁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