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由此,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矛盾的。()

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由此,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矛盾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某企业甲、乙两车间2005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500元和1600元,2006年两车间的平均工资水平未变,而甲车间人数增长15%,乙车间人数增长8%,则2006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总平均工资比2005年( )。A.提高 B.降低C.保持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该企业全部工人平均工资变动受男、女工人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程度是( )。A.125%B.123.52%C.122.58%D.91.7%

依据资料,算出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指数111.76%=122.58%×91.17%;平均工资增加额80元=140元+(-60)元。以下对这一结果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A.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达到122.58%,表明两组工人工资水平平均提高22.58%B.人员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为91.17%,影响总平均工资指数下降了8.83%C.由于两组工人平均工资提高,使总平均工资增加140元,由于人员结构变动影响,使总平均工资减少60元D.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使企业两组工人的总平均工资指数只达到 111.76%,提高11.76%,平均增加80元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

该市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人数为6000人,而该市目前的高级技术工人劳动力供给只有5000人,假定该市高级技术工人目前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小时10元,那么,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应( )才有助于实现供需平衡A.下降到每小时8元B.保持原有工资水平不变C.提高到每小时12元D.提高到每小时20元

以平均工资指数为例,固定构成指数() A、排除了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B、只反映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C、同时反映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和各组工人结构变动的影响D、还反映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和各组工人结构以外其它因素变动的影响

某工厂有两个车间,199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420元,乙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510元,到2000年两车间水平未变,但甲车间工人比重提高,乙车间工人比重下降。在两个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全厂工人总平均工资2000年比1999年()。A、提高B、降低C、持平D、不一定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l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r资比l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A.增加B.减少C.持平D.不能作结论

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职工,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老员工的工资水平高于新员工的工资水平,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 )。

某厂有丽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A.增加B.减少C.持平D.不能作结论

某市就业研究所在对本市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发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导致该市初级劳动力市场呈现劳动力无限供给局面;第二,目前该市出现了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因此,该市的劳动力需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三,该市高级技术工人的劳动力供给是单位弹性的,并且该市目前面临高级技术工人供给不足的问题。该市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人数为6000人,而该市目前的高级技术工人劳动力供给只有5000人,假定该市高级技术工人目前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小时10元,那么,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应(  )才有助于实现供需平衡。A.下降到每小时8元B.保持原有工资水平不变C.提高到每小时12元D.提高到每小时20元

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能做结论

某工厂有两个车间,199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420元,乙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510元,到2000年两车间水平未变,但甲车间工人比重提高,乙车间工人比重下降。在两个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全厂工人总平均工资2000年比1999年()。A、提高B、降低C、持平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

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

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5%。

在包含平均指标的工资总额指标变化原因分析时,其因素包括()。A、工人人数B、总平均工资C、各组工人结构D、各组工资水平

2011年某集团公司A分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B分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800元,2012年各分公司的工资水平不变,但A分公司的工人人数增加30%,B分公司的工人人数增加15%,则2012年两分公司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11年()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能做结论

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你认为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当我们研究各级技术工人工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计算()A、结构变动影响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第一组工人年平均工资为5万元,第二组工人年平均工资为6万元,第三组工人平均工资为7万元,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20%,第二组工人数占总数50%,则三组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为()。A、6万元B、6.5万元C、6.1万元D、5.8万元

某供电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4%,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高3%,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A、7.00%B、7.12%C、7.10%D、12.00%

某企业甲、乙两车间2005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500元和1600元,2006年两车间的平均工资水平未变,而甲车间人数增长15%,乙车间人数增长8%,则2006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总平均工资比2005年()。A、提高B、降低C、保持不变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单选题第一组工人年平均工资为5万元,第二组工人年平均工资为6万元,第三组工人平均工资为7万元,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20%,第二组工人数占总数50%,则三组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为()。A6万元B6.5万元C6.1万元D5.8万元

单选题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A增加B减少C持平D不能作结论

单选题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能做结论

单选题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单选题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已知2000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820元和900元,又知2001年甲车间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比重上升,乙车间的下降。若2001年两车间工人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将()。A提高B下降C不变D升降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