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梁箍筋自距柱边()处开始布置,次梁自距主梁边()处开始布置A.50mmB.100mmC.1/2加密区箍筋间距D.1/2有梁板中负筋分布筋间距
2.梁箍筋自距柱边()处开始布置,次梁自距主梁边()处开始布置
A.50mm
B.100mm
C.1/2加密区箍筋间距
D.1/2有梁板中负筋分布筋间距
参考答案和解析
50mm
相关考题:
下面有关基础梁、框架梁的差异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A、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柱是框架梁的支座B、基础梁在柱节点内箍筋照设,框架梁在柱边开始设置箍筋C、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非加密区,基础梁箍筋有不同间距的布筋范围D、基础梁端部根据有无外伸判断封边钢筋弯折长度,框架梁端部根据支座大小判断锚固值
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吊筋、次梁加筋如何构造()。 A、主次梁相交部位,主梁箍筋照设,次梁箍筋在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B、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均不设,次梁范围布置次梁加筋C、次梁加筋布置在次梁两侧D、吊筋的高度随主梁高度,当主梁高大于800时,吊筋弯折60°
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4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当无圈梁和梁垫时,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其钢筋的绑扎位置正确的是()。A、主梁筋在上,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下B、主梁筋居中,次梁筋在下,板筋在上C、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在上,板筋居中D、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上
当无圈梁和梁垫时,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的正确排位是( )。A.主梁筋在上,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下B.主梁筋居中,次梁筋在下,板筋在上C.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在上,板筋居中D.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上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压区B、梁的箍筋主要作用是承担剪力和固定主筋位置C、梁的箍筋直径最小可采用4mmD、当梁的截面高度小于200mm时,不应设置箍筋
关于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吊筋、次梁加筋的构造,以下错误的是:()A、主次梁相交部位,主梁箍筋照设,次梁箍筋在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B、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均不设,次梁范围布置次梁加筋C、次梁加筋布置在次梁两侧D、吊筋的高度随主梁高度,当主梁高大于800时,吊筋弯折60
关于基础联系梁,下面错误的是()。A、代替了03G平法中的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B、连接基础时,锚固长度是从基础边开始计算一个LaeC、柱箍筋加密是从基础联系梁顶开始的D、联系柱时,基础顶至基础联系梁底的短柱范围是否加密,由设计人员指定
下列关于梁板式楼板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梁板式楼板通常在纵横两个方向都设置梁,有主梁和次梁之分B、主梁和次梁的布置应整齐有规律C、一般主梁沿房间长跨方向布置,次梁则平行于主梁布置D、楼板上的荷载先由板传给梁,再由梁传给墙或柱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多选题下面有关基础梁、框架梁的差异分析描述正确的是()。A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柱是框架梁的支座B基础梁在柱节点内箍筋照设,框架梁在柱边开始设置箍筋C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非加密区,基础梁箍筋有不同间距的布筋范围D基础梁端部根据有无外伸判断封边钢筋弯折长度,框架梁端部根据支座大小判断锚固值
多选题关于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有()A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单选题柱下条形基础梁端伸出长度宜取()A(1/4—1/3)边柱距B(1/2—1/3)边柱距C(1/4—1/3)中柱距D(1/6)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