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摩尔根的学生Muller随后发现用X线处理果蝇精子,可以显著地提高突变率。这种突变属于什么类型?A.诱发突变B.化学突变C.自发突变D.正向突变
11、摩尔根的学生Muller随后发现用X线处理果蝇精子,可以显著地提高突变率。这种突变属于什么类型?
A.诱发突变
B.化学突变
C.自发突变
D.正向突变
参考答案和解析
诱发突变
相关考题:
有关细菌遗传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染色体为环状螺旋DNAB、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稳定的变化C、烷化剂处理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D、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E、X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有关细菌遗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染色体为环状螺旋DNAB.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稳定的变化C.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D.烷化剂处理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E.X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的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性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一个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个体仅为雌性个体的一半,下列解释最符合事实的是()A、雄果蝇产生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是只含X染色体的一半B、形成受精卵时,参与形成受精卵的Y精子少C、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显性致死基因D、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
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A、2×106B、2×107C、2×108D、2×105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1。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效应。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提出并验证了遗传第三定律。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X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XF3雌果蝇
多选题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每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有一只红眼雄果蝇;同样,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C利用显微镜观察可初步判断造成上述变异的原因D通过观察另外一对合适的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表现可判断上述变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