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个体仅为雌性个体的一半,下列解释最符合事实的是()A、雄果蝇产生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是只含X染色体的一半B、形成受精卵时,参与形成受精卵的Y精子少C、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显性致死基因D、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

一个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个体仅为雌性个体的一半,下列解释最符合事实的是()

  • A、雄果蝇产生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是只含X染色体的一半
  • B、形成受精卵时,参与形成受精卵的Y精子少
  • C、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显性致死基因
  • D、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

相关考题:

雌性个体中也会产生少量雄性激素,雄性个体也会产生少量雌性激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需经过雄雌虫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后,由雌虫排出体外,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被称为( ) 。A.孤雌生殖B.有性生殖C.无性生殖D.单性生殖

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数量趋于相等,即使实际进化繁殖的雄性个体可能只占总数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做出这种解释。A、道金斯B、克雷布斯C、费希尔D、帕克

假设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的体色由基因A(黑色)和a(白色)控制,基因A和a位于性染色体X或Y上。现有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一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和一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基因型为Aa的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可以确定雄性动物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何种基因B、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C、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D、让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可以确定亲本雄性动物的基因型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识最合理的假设是()

从下列某种哺乳动物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肯定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A、一头直毛雄性与一头卷毛雌性杂交,产生一对后代,其中雌性卷毛,雄性直毛B、一头长毛雄性与多头短毛雌性杂交,后代3只长毛(一雄二雌)4只短毛(二雄二雌)C、一头黑毛雄性与多头黑毛雌性杂交,后代雄性中,黒毛:白毛=1:1,雌性全部黑毛D、一头蓝眼雄性与一头棕眼雌性杂交,后代全部棕眼雌性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B、隐性雌性个体或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交配C、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交配结果如下,相关基因最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项是()A、一只直毛雄性与一只卷毛雌性交配,产生1只卷毛雌性和1只直毛雄性B、一只长毛雄性与多只短毛雌性交配,产生3只长毛(1雄2雌)和4只短毛(2雄2雌)C、一只白毛雄性与多只黑毛雌性交配,后代中雄性全部黑毛,雌性全部白毛D、一只花斑脚雄性与一只非花斑脚雌性交配,后代雌性与雄性全部为花斑脚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或AaC、雄性,AaD、雌性,Aa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D、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A、1/2B、1/4C、1/8D、3/8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用下列哪种杂交组合()A、隐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B、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C、显性纯合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D、显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

需经过雄雌虫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后,由雌虫排出体外,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被称为()。A、孤雌生殖B、有性生殖C、无性生殖D、单性生殖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个体的基因型是XXXY,它的表现型是:()A、雄性B、雌性C、雌雄同体D、雄性或雌性E、此个体无法存活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若从F1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下列杂交结果,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A、一只直毛雄性与一只卷毛雌性杂交,产生1只卷毛雌性和1只直毛雄性共2个后代B、一只长毛雄性与多只短毛雌性杂交,产生3只长毛(1雄2雌)和4只短毛(2雄2雌)C、一只白毛雄性与多只黑毛雌性杂交,后代中的雄性有白毛也有黑毛,雌性全部黑毛D、一只花斑脚雄性与一只非花斑脚雌性杂交,后代全部花斑脚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是红色。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分别是()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或AaC、雄性,AaD、雌性,Aa

单选题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数量趋于相等,即使实际进化繁殖的雄性个体可能只占总数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做出这种解释。A道金斯B克雷布斯C费希尔D帕克

判断题雌性个体中也会产生少量雄性激素,雄性个体也会产生少量雌性激素。A对B错

多选题在果蝇等昆虫里,沃尔巴克氏菌能通过胞质不相容的机制来操控宿主的繁殖机制,以下关于胞质不相容现象产生后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里,感染了沃尔巴克氏的雄性个体与未感染的雌性个体交配可以成功产生后代B感染了相同沃尔巴克氏的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交配可以产生后代C当交配的雌雄双方具有不同的沃尔巴克氏株系时,可以成功产生后代D均未感染沃尔巴克氏的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交配可以产生后代

判断题雌性个体的性成熟一般早于雄性个体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沃尔巴克氏菌的胞质不相容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个种群里,感染了沃尔巴克氏的雄性个体与未感染的雌性个体交配无法成功产生后代B当交配的雌雄双方具有不同的沃尔巴克氏株系时,也不能成功产生后代C当交配双方都感染了沃尔巴克氏菌交配时不能产生后代D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双方交配可以产生后代

多选题从下列()中可以判别渔场处在旺汛。A个体均匀B性比中雌性大于雄性C产卵群体中大多处在V期D雄性个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