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 根据自己的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论述与某一项文化遗产所发生的因缘故事。 3. 从空间、时间、物与记忆的层面,考察某一项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 根据自己的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论述与某一项文化遗产所发生的因缘故事。 3. 从空间、时间、物与记忆的层面,考察某一项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参考答案和解析
中央机关;地区性机构;研究机构
相关考题:
节日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其中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属于前者,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属于后者。以下选项中属于动态保护方式的有( ) 。A.保存民间节日习俗B.传承尚有活力的节日文化C.复活失去活力的节日文化D.记录失去活力的民间节日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将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审美、人种学、人类学和保护形态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纪念文物、遗迹、建筑物、地形、生物、景观等融为一体的遗产构成()A.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B.世界文化遗产C.世界文化景观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将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审美、人种学、人类学和保护形态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纪念文物、遗迹、建筑物、地形、生物、景观等融为一体的遗产构成()A: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B:世界文化遗产C:世界文化景观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2)中对文化遗产的一些规定,可以将()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型。A、物质B、文化C、科学D、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审批而确定的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其中中国涉及()。A、26项B、28项C、29项D、24项
单选题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2)中对文化遗产的一些规定,可以将()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型。A物质B文化C科学D文明
多选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是:();();();()。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B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C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D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单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审批而确定的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其中中国涉及()。A26项B28项C29项D24项
多选题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还包括:A世界自然遗产B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C世界文化景观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