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第七》其中“束修”是A.束发B.男子18岁C.拜师薄礼D.冠礼

9、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第七》其中“束修”是

A.束发

B.男子18岁

C.拜师薄礼

D.冠礼


参考答案和解析
干肉 干肉

相关考题: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C.“仕而优则学”D.“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問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問焉。”出自()。A、《庄子•杂篇•渔父》B、《庄子•杂篇•寓言》C、《庄子•杂篇•外物》

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索隐行怪)(述)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A、《论语·为政》B、《论语·述而》C、《论语·学而》D、《论语·颜渊》

《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予欲无言。()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A、子贡B、子渊C、子路D、子有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束修”是指束修之礼,一束修指十条干肉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出自哪里?()A、《论语•颜渊》B、《论语•述而》C、《论语•里仁》D、《论语•子路》

《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吾身。”A、省B、顾C、洁

翻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论语》的哪一篇中出现了成语“举一反三”?()A、《学而》篇B、《八佾》篇C、《为政》篇D、《述而》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自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的“束修”指的是十条肉干,这里指拜师之礼。

“见贤者思齐焉,见不贤者而内省也。”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学而》B、《为政》C、《里仁》D、《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哪里?()A、《论语•述而》B、《论语•里仁》C、《论语•子路》D、《论语•为政》

“束修”历来就是学费的代称。

单选题“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出自哪里?()A《论语•颜渊》B《论语•述而》C《论语•里仁》D《论语•子路》

单选题《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吾身。”A省B顾C洁

问答题翻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单选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哪里?()A《论语•述而》B《论语•里仁》C《论语•子路》D《论语•为政》

判断题“自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的“束修”指的是十条肉干,这里指拜师之礼。A对B错

单选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A《论语·为政》B《论语·述而》C《论语·学而》D《论语·颜渊》

填空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问答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判断题“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束修”是指束修之礼,一束修指十条干肉A对B错

单选题《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予欲无言。()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A子贡B子渊C子路D子有

单选题“见贤者思齐焉,见不贤者而内省也。”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学而》B《为政》C《里仁》D《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