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1周前早晨起床发现半身肢体瘫痪,现病情稳定准备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检测为1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是()。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B.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D.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E.肢体能做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患者,男,72岁。1周前早晨起床发现半身肢体瘫痪,现病情稳定准备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检测为1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是()。

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B.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D.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E.肢体能做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参考解析

解析:肌力测定标准为:①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②1级,能触知肌腱收缩,但不能产生关节运动;③2级,有关节运动,但不能克服地心引力运动;④3级,能克服地心引力运动,但不能做阻力运动;⑤4级,能做阻力运动,但比正常肌力弱;⑥5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相关考题:

脊髓损伤急性期康复目的错误的是A、防止卧床并发症B、为以后的康复治疗创造条件C、防止关节挛缩及畸形的发生D、对残存肌力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E、对受损平面以下的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C、患肢多做阻抗运动,增强肌力D、固定患肢,限制患者活动和用力E、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患者男,72岁。1周前早晨起床发现半身肢体瘫痪,现病情稳定准备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监测为1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是( )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B、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D、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E、肢体能作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某患者,因车祸至T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肌力3~4级,经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现准备进行步行训练,在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中,哪项不是其训练的内容A、DL训练B、双上肢的肌力训练C、保持ROM训练D、助行器的使用训练E、站立平衡训练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肌力3~4级,经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现准备进行步行训练,在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中,哪项不是其训练的内容A、ADL训练B、双上肢的肌力训练C、保持ROM训练D、站立平衡训练E、助行器的使用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 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C、患肢多作阻抗运动,增强肌力D、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 ( )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C、患肢多作阻抗运动,增强肌力D、固定患肢,限制患肢活动和用力E、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健肢帮助患肢做辅助主动运动,多用患肢C、多训练患肢做抗阻运动,增加肌力D、固定患肢,限制患肢活动和用力E、随病情发展和患者意愿进行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患肢多做阻抗运动,增强肌力C.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D.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E.固定患肢,限制患肢活动和用力

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偏瘫、失语,急性期过后病情逐渐稳定,护士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应注意培养病人对病后生活的适应能力,教育家属给予患者关心、照顾及支持,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同时进行,缺一不可。患肢先进行被动活动,待肌力有所恢复后逐渐加强主动运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患者男,44岁。车祸后L8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但脐以下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Ⅲ级。对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呼吸及排痰训练,以防肺部感染B.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尽早开始坐起训练C.利用电动起立床进行站起训练D.卧床时保持肢体于休息位E.每日对瘫痪肢体进行关节被动训练

患者女,34岁。车祸后入院,诊断为颈脊髓损伤(C1~C4),目前神志清楚,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四肢不完全性瘫痪,无自主运动,留置导尿,神经源性膀胱。对于四肢的康复训练错误的是() A.0~1级肌力时,可以采用电刺激及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B.1~2级肌力时,可以采用肌电反馈训练C.3~4级肌力时可以由主动训练到抗阻训练D.0级肌力时患者可以进行主动训练E.患者进行抗阻训练时避免屏气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A.多练习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多练习患肢,多使用患肢C.患肢多做阻抗运动,增加肌力D.固定患肢,限制患肢的活动和用力E.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患者,男,72岁。1周前早晨起床发现半身肢体瘫痪,现病情稳定准备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检测为l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是A.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B.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D.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E.肢体能作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

患者,女性,78岁。高血压10年,晨起发现右侧肢体瘫痪,当时意识清楚,被家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3天后,病情稳定。此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从什么时候开始A、在发病3天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B、在发病5天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C、在发病1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D、在发病2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E、在发病3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

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描述不妥的是A.病情允许下,可进行床上横向、纵向移位练习B.下肢肌力及耐力允许下,可进行轮椅转移练习C.行走训练,应在坐、立位平衡训练后开始进行D.不能主动伸腕者,可运用支具完成手功能训练E.肌力大于3级,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活动练习

患者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但左侧肢体肌力和语言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护士在进行康复护理时错误的是A.培养患者对病后生活的适应能力B.教育家属给予关心、照顾及支持C.病情稳定后,尽早抓紧锻炼患肢D.患肢先被动活动后进行主动运动E.待语言功能恢复后再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患者,男性,62岁。1周前脑出血,现病情稳定准备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检测为1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是A.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B.完全瘫痪C.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D.肢体能作对抗阻力运动,但肌力减弱E.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患者,女性,62岁。2周前午睡起床发现右侧肢体瘫痪,进医院检查:为脑血管意外,通过治疗,现病情稳定。目前患者正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患肢肌力程度检测为1级,该肌力程度的表现为A:肢体能作对抗阻力运动B: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C: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D:肌力完全丧失E: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某患者,因车祸至T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肌力3~4级,经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现准备进行步行训练,在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中,不属于其训练的内容的是()。A、ADL训练B、双上肢的肌力训练C、保持ROM训练D、助行器的使用训练E、站立平衡训练

患者,女性,68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伴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入院。查体:双侧咽反射消失,舌头不能伸出。左侧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Babinski征(+)。对该患者进行ADL训练,其训练项目包括()A、绘画训练B、转移训练C、园艺训练D、洗漱训练E、穿衣训练F、进食训练G、步态训练H、言语训练I、肌力训练

单选题某患者,因车祸至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肌力3~4级,经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现准备进行步行训练,在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中,不属于其训练的内容的是(  )。AADL训练B双上肢的肌力训练C保持ROM训练D助行器的使用训练E站立平衡训练

单选题某患者,因车祸至T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肌力3~4级,经一段时间康复治疗后,现准备进行步行训练,在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中,不属于其训练的内容的是()。AADL训练B双上肢的肌力训练C保持ROM训练D助行器的使用训练E站立平衡训练

多选题患者,女性,68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伴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入院。查体:双侧咽反射消失,舌头不能伸出。左侧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Babinski征(+)。对该患者进行ADL训练,其训练项目包括()A绘画训练B转移训练C园艺训练D洗漱训练E穿衣训练F进食训练G步态训练H言语训练I肌力训练

单选题患者 ,女性 ,78岁 。高血压10年 ,晨起发现右侧肢体瘫痪 ,当时意识清楚 ,被家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3天后 ,病情稳定 。此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从什么时候开始( )A在发病3天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B在发病5天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C在发病1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D在发病2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E在发病3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

单选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是()A多训练健肢来补偿患肢的不足B多训练患肢,多使用患肢C患肢多作阻抗运动,增强肌力D固定患肢,限制患肢活动和用力E随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意愿进行训练

单选题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B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C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D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E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