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 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A. CA大于CO B. CA小于CO C. CA等于CO D.不能确定高低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 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
A. CA大于CO B. CA小于CO C. CA等于CO D.不能确定高低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己知采样时的饱和溶解氧浓度估算为 9.0 mg/L,河流断面实测溶解氧为10.0 mg/L,该断面执行地表水田类标准,溶解氧限值 5.0 mg/L.则该断面溶解氧的标准指数为( )。A. -0.25 B. 0.25 C. 2.0 D. 5.0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氡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 B.低于 C.略高于 D.等于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均匀河段,无其他排放口,测得A、B两断面溶解氧浓度分别为5mg/L和6mg/L,按照一维稳态水质模拟分析,两断面间可能存在的断面平均浓度包括( )。A.4.9mg/LB.5.1mg/LC.5.5mg/LD.6.1mg/L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均匀河段。无其它排污口,测得A、B 断面溶解氧浓度分别为5mg/L和6mg/L,按照一维稳态水质模拟分析,两断面间可能存在的断面平均浓度包括( )A 4.9 B 5.1 C 5.5 D 6.1

已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O≥5mg7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口下游4~6km处存在临界氧亏点。因此可判定该河段()。A:DO浓度值满足水环境的功能要求B: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C:尚有一定的有机耗氧物环境容量D: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5km处DO浓度值达标

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的数据是( )。A. 各测点的位置和取样时间 B. 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C. 水质、水文数据 D. 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E. 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已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O≥5mg/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口下游4~6km处存在临界氧亏点。因此可判定该河段( )。A.DO浓度值满足水环境的功能要求B.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C.尚有一定的有机耗氧物环境容量D.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5km处DO浓度值达标

稳定排放非保守物质的某排放口位于均匀感潮河段,其浓度增量预测釆用一锥湖平维潮平均模型。 一维潮平均模型公式为已知排放口下游1Okm处浓度增量为排放口处浓度增量的50%、则排放口上游1Okm处浓度增量为排放口处浓度增量的( )。A. 37.5% B. 25% C. 12.5% D. 7.5%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 )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 高于 B. 低于 C. 略高于 D. 等于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B:低于C:略高于D:等于

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B:两排放口之间C:任意一个排放口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CA与排故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A:CA>COB:CA<COC:CA=COD:不能确定高低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h=19440m3/d,CODCr(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L/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Cr浓度是()mg/L。A:56B:19.0C:15.2D:8.52

污水排入河流以后,溶解氧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氧垂曲线的临界点是指:A. 污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浓度最低点B. 污水排入河流后有机物浓度最低点C. 污水排入河流后亏氧量增加最快的点D. 污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浓度为零的点

出境断面应设置在该区域()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氡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B、低于C、略高于D、等于

已知釆样时的饱和溶解氧浓度估算值为9.0mg/L,河流断面实测溶解氧为10.0mg/L.该断面执行地表水Ⅲ类标准.溶解氧限值为5.0mg/L,则该断面溶解氧的标准指数为()。A、-0.25B、0.25C、2.0D、5.0

关于点源排放口位置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排入河流的两个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B、排入小湖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C、排入大湖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小的,可简化为一个排口D、排入海湾的两个排放口间距大于沿岸方向差分网格的,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己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0≥5mg/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口下游4〜6km处存在临界氧亏点,因此可判定该河段()。A、DO浓度值满足水环境的功能要求B、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C、尚有一定的DO环境容量D、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2km内DO达标

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的数据是()。A、各测点的位置和取样时间B、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C、水质、水文数据D、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E、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A、CACOB、CAC、CA=COD、不能确定高低

多选题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的数据是()。A各测点的位置和取样时间B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C水质、水文数据D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E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单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氡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B低于C略高于D等于

单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 )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B低于C略高于D等于

单选题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0,则实测溶解氧浓度为()。A 6mg/LB 7mg/LC 8mg/LD 11mg/L

单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ACACOBCACCA=COD不能确定高低

填空题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 m3/s,CODCr(p)=12mg/L,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