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断面应设置在该区域()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出境断面应设置在该区域()

  • 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 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 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
  • 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相关考题:

在水厂取水口上游900m和1400m及下游180m处各有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根据水源卫生防护带要求A、上游900m和1400m处排污口都不符合要求B、上游900m处排污口不符合要求C、下游180m处排污口不符合要求D、3个排污口均不符合要求E、上游1400m排污口不符合要求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污水排放量7500m3/d,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小河(非感潮),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排污口下游3km有一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至少应设置()个。A:3B:4C:6D:7

在水厂取水口上游900m和1400m及下游180m处各有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根据水源卫生防护带要求A.上游900m和1400m处排污口都不符合要求B.上游900m处排污口不符合要求C.下游180m处排污口不符合要求D.3个排污口均不符合要求E.上游1400m排污口不符合要求

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15km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50%,则下游30km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A:60%B:65%C:70%D:75%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h=19440m3/d,CODCr(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L/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Cr浓度是()mg/L。A:56B:19.0C:15.2D:8.52

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A.下游1000~1500m处B.下游500~1000m处C.下游100~500m处D.上游100~500m处

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 )。A 下游1000~1500m处B 下游500~1000m处C 下游100~500m处D 上游100~500m处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出境断面应设置在区域()。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处。A、排污口附近B、下游500—1000mC、污水与河水完全混合D、下游1500—2000m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

进行江河水系监测时,自净断面可设置在()。A、污染源排污口B、污染源上游C、污染源下游D、距污染源下游一定距离E、远离污染源的河中心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处。A、100—500米B、500—1000米C、1000—1500米D、1500—2000米

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处。

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口的()A、上游;B、下游500米以内;C、下游500-1000米;D、下游1500米以外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单选题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处。A排污口附近B下游500—1000mC污水与河水完全混合D下游1500—2000m

判断题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A对B错

多选题《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出境断面应设置在区域()。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单选题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15km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50%,则下游30km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A60%B65%C70%D75%

判断题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A对B错

单选题进行江河水系监测时,自净断面可设置在(  )。A污染源下游B距污染源下游一定距离C污染源上游D污染源排污口E远离污染源的河中心

单选题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A下游1000~1500m处B下游500~1000m处C下游100~500m处D上游100~500m处

填空题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 m3/s,CODCr(p)=12mg/L,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

判断题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A对B错

单选题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 15 km 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 50%,则下游 30 km 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 )A60%B65%C70%D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