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重污染河流,污染早期BOD5、NH3-N的降解系数KBOD5=0.20/d、KNH3-N=0.15/d。目前河流污染加重,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近期规划中,KBOD5和KNH3-N取值较为合理的有( )。A.KBOD5=0.20/d,K NH3-N=0.15/DB.KBOD5=0.30/d,K NH3-N=0.10/DC.KBOD5=0.10/d,K NH3-N=0.10/DD.KBOD5=0.05/d,K NH3-N=0.05/D

某重污染河流,污染早期BOD5、NH3-N的降解系数KBOD5=0.20/d、KNH3-N=0.15/d。目前河流污染加重,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近期规划中,KBOD5和KNH3-N取值较为合理的有( )。

A.KBOD5=0.20/d,K NH3-N=0.15/D
B.KBOD5=0.30/d,K NH3-N=0.10/D
C.KBOD5=0.10/d,K NH3-N=0.10/D
D.KBOD5=0.05/d,K NH3-N=0.05/D

参考解析

解析:要求型。与58题考查内容类似,BOD5、NH3-N的降解均会消耗溶解氧,目前,溶解氧浓度过低,不利于生物降解,BOD5、NH3-N的降解速率变慢,KBOD5和KNH3-N的值小于污染早期,故选CD。

相关考题:

我国河流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超标项目有()。 A.氨氮、化学需氧量B.高锰酸盐指数C.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挥发酚D.以上都是

某重污染河流,污染早期BOD5、NH3-N的降解系数KBOD5=O.20/d,KNH3-N=O.15/d。目前河流污染加重,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近期规划中,KBOD5、和KNH3-N取值较为合理的有()A.KB0D5=0.20/d,KNH3-N=0.15/dB.KB0D5=0.30/d,KNH3-N=0.1O/dC.KBOD5=O.1O/d,KNH3-N=0.lO/dD.KBOD5=O.O5/d,KNH3-N=0.05/d

(2017年)某重污染河流,污染早期BOD 5、NH 3-N的降解系数K BOD5=0.20/d,K NH3-N=0.15/d。目前河流污染加重,溶解氧浓度小于0.5mg/L,近期规划中,K BOD5和K NH3-N取值较为合理的有( )。A.K BOD5=0.20/d,K NH3-N=0.15/d B.K BOD5=0.3/d,K NH3-N=0.10/dC.K BOD5=0.10/d,K NH3-N=0.10/d D.K BOD5=0.05/d,K NH3-N=0.05/d

为解决某河流溶解氧超标严重的问题,可削减的污染物有( )。A.总砷B.氨氮C.BOD5D.氰化物

为解决某河流溶解氧超标严重的问题,可削减的污染物有()。A:总砷B:氨氮C:BOD5D:氰化物

项目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采用一维瞬时源动态模型,预测瞬时排放的保守污染物形成的浓度变化过程需要选用的参数有( )。A. 污染物降解系数 B. 河流径流量C. 污染物排放量 D. 纵向离散系数

利用一维水质模型预测持久性污染物事故排放对下游河段的影响,需确定的基本参数有()。A:降解系数B:纵向离散系数C:河流流速D:垂向扩散系数

项目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价采用一维瞬时源动态模型,预测瞬时排放的保守污染物形成的浓度变化过程需要选用的参数有()。A:污染物降解系数B:河流径流量C:污染物排放量D:纵向离散系数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某河流断面DO和pH的标准指数均大于1,可能存在的状态有()。A:现状DO浓度低于功能区水质标准B:现状DO浓度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C:现状存在碱污染D:现状存在酸污染

某工厂向临近河流以点源方式排入某碱性污染物,预测该污染物(以pH表征)在河流充分混合段中的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河流pH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A.pH>10B.pH≤10C.pH>9D.pH≤9

公式ISE=cpQp/(cs-ch)Qh中的ch是指()。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下列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是()。A: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B: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C: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D: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E: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某污水厂排放流量为8×104m3,尾水中含有某种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0.00mg/L,排入河流的流量为14m3/s,河流中该物质本底浓度为6.00mg/L,完全混合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浓度为(  )。A.9.31mg/LB.8.73mg/LC.5.63mg/LD.7.10mg/L

河流水体净化中的化学净化指的是(  )。A.污染物质因为稀释、沉淀、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B.污染物质因为水中的生物活动,特别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C.污染物质因为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D.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某河流接纳某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水排入河流以后在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自净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得到降低。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哪项?A. 污水排放口形式影响河流对污染物的自净速度B. 河流水流速度影响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净化速率C. 排入的污水量越多,河流通过自净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D.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以后,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沉淀到河底,这是使河流中污染物总量降低的重要过程

公式中的Ch是指()。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排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一是河流自身不断的()。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下()降处。

受污染的水体流入河流,会使河流污染;河流污染水体引用为(),人就会直接受危害。A、生物用水B、灌溉用水C、生活用水D、工业用水

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问答题某一湖泊的容积为10×106m3,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3/s。一工厂以5m3/s的流量向湖泊排放污水,其中含有可降解污染物,浓度为100mg/L。污染物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为0.25d-1。假设污染物在湖中充分混合。求稳态时湖中污染物的浓度。

填空题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排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一是河流自身不断的()。

不定项题为解决某河流溶解氧超标严重的问题,可削减的污染物有()。A总砷B氨氮CBOD5D氰化物.

不定项题河流某断面枯水期BOD5 、NH3-N、COD达标,DO超标,若要DO达标,断面上游可削减负荷的污染物有()ADOBBOD5CCODDNH3 -N

单选题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A在河流横向断面上立即与河水充分混合B在河流横向断面上只经横向混合一定距离后与河水充分混合C经垂向混合、横向混合后与河水充分混合D当河流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污染物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15%,可以认为此污染物的浓度已达到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