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 )。

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
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
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
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参考解析

解析:由于污染物一级降解规律、二级降解规律不符合线性响应关系,只有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降解系数为零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简单线性叠加。

相关考题:

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有甲、乙两种浓度的酒精,已知甲的浓度是乙的3倍,将100克甲酒精与300克乙酒精混合后得到浓度为15%的新溶液,那么乙的浓度是( )。A.30%B.20%C.10%D.15%

甲、乙两个烧杯装有一些盐水,甲杯中盐水的质量是乙杯的2倍,但甲杯盐水的浓度是乙杯的1/2,则将两个烧杯中的盐水混合后得到的盐水浓度为甲杯浓度的多少倍?

某河段控制断面上游拟新增两个稳定排放源W1、W2。规划允许两个新增源在该断面COD浓度增量限值为0.5mg/L。若设计水文条件下,W1、W2在该断面的单位负荷响应系数分别为α1=0.02和A.方案1,W1:12.5kg/d,W2:25.0kg/DB.方案2,W1:20.0kg/d,W2:10.0kg/DC.方案3,W1:25.0kg/d,W2:1.0kg/DD.方案4,W1:4.0kg/d,W2:40.0kg/D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2017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甲、乙两工厂和村庄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在出现正南、正北、正西、正东风的条件下,两工厂的大气污染源对村庄的影响状况可能为()。A:两个工厂大气污染源都不影响B:两个工厂大气污染源共同影响C:甲厂大气污染源影响D:乙厂大气污染源影响

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别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 )。A.10kg/DB.13.3kg/DC.15kg/DD.20kg/D

某入海坷流在下游修建水库阻拦感潮上溯,河流、水库、洞口短控制断面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XYZ 前占标率分别为10% , 70%, 110%,减少COD 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A X 断面上游B X-Y 河段C Y-Z 河段D Z 断面下游

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而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A:5.25mg/L.B:3.00mg/LC:2.50mg/LD:2.40mg/L

(2014年)某河流控制断面上有拟建增两个稳定排放源W1、W2。规划允许两个新增源在该断面COD浓度增量限值为0.5mg/L,若涉及水文条件下,W1、W2在该断面的单位负荷响应系数分别为则下列W1、W2的COD分配方案中,可行的有( )。A.方案1 W1:12.5kg/d W2:25.0KG/dB.方案2 W1:20.0KG/D W2:10.0KG/DC.方案3 W1:25.0KG/D W2:1.0KG/DD.方案4 W1:4KG/D W2:40.0KG/D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某河段控制断面上游拟新增两个稳定排放源W1、W2。规划允许两个新增源在该断面COD浓度增量限值为0.5mg/L。若设计水文条件下,W1、W2在该断面的单位负荷响应系数分别为α1=0.02和α2=0.01mg/L/kg/d,则下列W1,W2的COD分配方案中,可行的有()。A:方案1W1:12.5kg/d,W2:25.0kg/dB:方案2W1:20.0kg/d,W2:10.0kg/dC:方案3W1:25.0kg/d,W2:1.0kg/dD:方案4W1:4.0kg/d,W2:40.0kg/d

某河流控制断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两个污染源,设计流量下控制断面的增量浓度可由甲、乙两个源的排放负荷与断面浓度线性响应关系简单线性叠加得到,其前提条件有()。A:排污水量与河流设计流量相比可忽略B:污染物符合一级降解规律C:污染物符合二级降解规律D:污染物为难降解化学物质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80%、100%、110%,若要个部控制断而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稳定排放非保守物质的某排放口位于均匀感潮河段,其浓度增量预测釆用一锥湖平维潮平均模型。 一维潮平均模型公式为已知排放口下游1Okm处浓度增量为排放口处浓度增量的50%、则排放口上游1Okm处浓度增量为排放口处浓度增量的( )。A. 37.5% B. 25% C. 12.5% D. 7.5%

甲河是多国河流,乙河是国际河流。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河沿岸国对甲河流经本国的河段拥有主权B、甲河上游国家可对自己享有主权的河段进行改道工程,以解决自身缺水问题C、乙河对非沿岸国商船也开放D、乙河的国际河流性质决定了其属于人类共同的财产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水样,用同一波长进行测定。当甲水样用1cm比色皿,乙用2cm比色皿,测定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是( )。A.甲是乙的1/2B.甲是乙的4倍C.乙是甲的1/2D.乙是甲的4倍

某河流径流量3m3/s,特征污染物铅离子本底浓度为0.020mg/L,河流流经开发区有两个金属材料加工厂,甲厂排放污水量8000m3/d,乙厂排放污水量12000m3/d,尾水中都含有铅离子。如果甲厂经处理后排放铅离子浓度0.1mg/L,乙厂排放铅离子浓度0.08mg/L,排放河流经完全混合,铅离子浓度在本底浓度基础上增加了多少?(  )A.0.025mg/LB.0.005mg/LC.0.001mg/LD.0.019mg/L

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

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断面。A、背景断面B、对照断面C、控制断面D、消减断面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当甲溶液用1cm比色皿、乙溶液用2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甲是乙的二分之一B、甲等于乙C、甲是乙的两倍D、乙是甲的两倍E、甲是乙的十倍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当甲用2.0cm比色皿,乙用1.0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甲等于乙B、甲是乙的两倍C、乙是甲的两倍D、乙是甲的二分之一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当甲溶液用1cm的皿乙溶液用2cm的皿时,获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甲是乙的1/2B、乙是甲的1/2C、甲等于乙D、乙是甲的两倍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同种有色溶液,在同一波长下测定,当甲溶液用1cm比色皿,乙溶液用2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收光度值相同,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甲是乙的二分之一B、甲等于乙C、乙是甲的二倍D、甲是乙的二倍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同一有色物质溶液,在同一波长下作光度测定,当甲用1cm比色皿,乙用2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甲是乙的两倍B、甲是乙的一半C、甲等于乙D、不确定

判断题河流采样控制断面的设置应根据河流沿岸的污染源分布状况而定。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