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对于甲撞伤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A.构成故意伤害罪B.属于意外事件C.构成偶然防卫 D.构成紧急避险

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
对于甲撞伤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伤害罪B.属于意外事件
C.构成偶然防卫 D.构成紧急避险


参考解析

解析: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加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 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加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例如本题中的情况,丙正在杀害一青年女子,甲将其撞伤,就属于偶然防卫。

相关考题:

甲将一车出租给乙,乙经过甲允许后,又将该汽车租给其朋友丙,丙在一次行车中发生车祸,车被报废,则甲应向谁主张赔偿损失?()A.乙B.丙C.乙或丙D.向丙和乙同时主张,均可获得支持

甲雇佣司机乙为其接送孩子,一日,乙在开车接送甲的孩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将行人丙撞伤。后认定乙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丙的损失应由谁承当?A.甲B.乙C.甲和乙D.甲或乙

甲某日在公园丢失了一首饰,该首饰被公园的管理员捡到,并进行了招领,但甲在招领期内没来认领,故公园按照规定将首饰交给了当地的公安机关拍卖。该首饰被乙买走。后乙因保管不善又被丙偷走,丙将其卖给了丁。后因丙被公安机关抓住,交代了偷首饰的事情。乙便向丙要首饰,甲听到后也要求返还首饰。依据法律的规定,该首饰应归( )。A.甲所有,乙丁的损失分别由公安机关和丙承担B.乙所有,丁的损失由丙承担C.丁所有,甲乙的损失分别由公安机关和丙承担D.乙所有,但应该向丁支付相应的价款

案情:H市人甲为了到G市实施绑架,在H市某停车场盗窃了一辆汽车,得手后找到其“牌友”乙,以揭发乙的隐私相威胁,让乙随其一起去G市绑架,并告诉乙其已经偷盗好汽车作为工具等情况。两人开车到G市将被害人丙绑架,向丙的家人勒索赎金20万元并指定了交付地点。两人商议后,由甲负责看押被捆绑的丙,乙开车去取赎金。甲在看押期间从丙的身上搜得现金3000元,事后一直没有将得到这笔钱的事告诉乙。丙的家人闻讯后报警,警方在约定交付赎金地点周围布控,乙见勒索赎金不成,就打电话给甲让其把丙释放并赶紧打车过来一起逃跑。甲担心留活口会导致事情败露,将丙杀害后打车到约定地点和乙会合。在驾车返回H市的过程中,甲将已经杀害丙的情况告诉乙,乙不停地指责甲多此一举。在行使过程中,甲不停地催促乙开快点,乙因为过度紧张和车速过快,在某十字路口撞倒一行人,致使该行人当场死亡,甲指使乙将试图阻拦的两名交警中的一人撞翻在地(事后鉴定为重伤)逃跑。另一名交警驾车追赶,并通知前方堵截。逃到人群密集的某集贸市场附近,乙表示想下车向警方投降,甲不允许,以杀害相威胁用尖刀逼着乙加大油门开车全速冲过人群企图逃跑,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10人轻伤的后果。甲和乙被抓获后,当地警方以交通肇事、撞伤交警、驾车冲撞人群的事实为由对二人立案侦查。在受审羁押期间,甲只主动交代了其盗窃汽车的事实,乙则交代了其与甲所共同实施的全部绑架犯罪事实。

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乙是未成年人,针对《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构成累犯B.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缓刑C.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D.对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

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经过审理,人民法院对乙做出了下列判决,其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拘役3个月 B.缓刑1个月 C.缓刑期间对乙进行社区矫正 D.缓刑期间禁止乙进人酒吧等场所

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甲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包括()。A.醉酒驾车的责任 B.撞伤行人丙的责任C.肇事后逃逸的责任 D.致使丙死亡的责任

2011年12月22日,甲(19岁,男)和乙(17岁,男)在饮酒之后,各自驾驶一辆汽车在马路 上飙车追逐。在经过一路口时,甲刹车不及,撞伤了行人丙,并逃逸。乙见状停车守候在事故现 场,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丙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医院病房发生火灾,丙 被烧死。后甲被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当时手持利刃,正在追逐意图杀害一名青年女子。依据我国《刑法》,对乙行为的定性应该是()。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构成危险驾驶罪 D.构成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数罪并罚

甲因与乙发生互殴,受伤入院治疗。两周后,甲即将痊愈出院,但在最后一次换药时,因主治医生丙操作医疗器具失误,甲伤口被感染而需继续留院治疗。第二天,医院病房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发火灾,甲不幸在火灾中遇难。按照法律,( )应对甲的死亡承担法律责任。A乙B丙C医院D乙、丙和医院共同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事实二)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1)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事实三)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事实四)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事实五)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洛因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事实六)请回答第题。(2013年)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A.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肇事行为B.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逃逸行为C.对甲应适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D.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数日后向警方投案如实交待罪行的,成立自首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在穷乡僻壤致乙受伤,走两天路程才找到一所简陋的医院,乙不治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私设电网猎捕野生动物,在方圆百米外设立多处警示牌,乙钻电网触电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事实二)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1)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事实三)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事实四)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事实五)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洛因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事实六)请回答第题。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A.丙、丁均触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共同犯罪B.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丁构成危险驾驶罪C.丙、丁虽构成共同犯罪,但对丙结合事实四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丁应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D.丙、丁未能完成预定的飙车行为,但仍成立犯罪既遂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 )(2014年)A.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B.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C.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D.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甲在停车场停车后,不肯缴纳停车费。收费员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强行将车开动,在将乙拖出几十米后,为摆脱乙,甲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并造成坐在副驾驶座的丙重伤。甲对乙死亡和丙重伤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都是间接故意B: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C:对乙是间接故意,对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对乙是间接故意,对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共用题干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事实二)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l)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事实三)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事实四)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事实五)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洛因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事实六)请回答第86~91题。关于事实四乙死亡的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丙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处置现场的警察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乙自身的过失行为与本人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甲、乙、丙分别在虎阳公司上班,一日,甲开车,乙丙随行。结果汽车翻下悬崖,甲受伤住院,乙回单位继续上班,突发心脏病,送医院抢救11小时后死亡。丙在下班后,到医院看望住院和正在抢救的工友,被广告公司广告牌上的金属字掉下。以上三人所受伤害,分别属于什么法律性质,为什么?

甲在住院期间将价值4000元的手机丢失,被同在该医院住院的乙捡到后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其老乡丙。三天后丙来医院探视乙时,甲发现丙的手机是自己丢失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有权向丙要回手机B、甲只能向乙索要4000元C、甲无权向丙要回手机D、甲只能向乙索要300元

甲、乙共同盗窃,由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重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家住乙县的张某在甲县盗窃一辆摩托车(价值8000元),后驾驶摩托车来到丙县,被丙县公安机关抓获。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A、甲县B、乙县C、丙县D、甲县和丙县

下列情况下,侵权行为人不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是:()A、甲(9岁)唆使乙(8岁)将丙(7岁)咬伤,丙为此花去医药费2万元。甲、乙的监护人应对此承担连带责任B、甲、乙与丙有仇,相约火烧丙的房子。甲烧掉了丙的东厢房,乙烧掉了丙的西厢房,甲、乙对丙所受损害负连带责任C、甲的腿被乙打伤,甲被送往医院,因医院用错药导致甲截肢,乙和医院应对甲的受害承担连带责任D、甲承租了乙的房子,并在房子上堆放易燃物品,丙违章在乙房前燃放烟花,导致乙的房子被烧,甲、丙对乙的受害应承担连带责任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A、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B、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C、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D、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A、甲在境外购买毒品,乙在境外购买淫秽光盘等淫秽物品,两人租用同一辆车运输B、甲和乙预谋杀害丙,到约定时间乙改变主意,放弃这个想法,没有前往。甲独自将丙杀害C、甲唆使精神病人乙将仇人丙杀害D、甲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主由于急于赶路指使甲逃逸,最终导致伤员死亡

单选题甲在住院期间将价值4000元的手机丢失,被同在该医院住院的乙捡到后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其老乡丙。三天后丙来医院探视乙时,甲发现丙的手机是自己丢失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有权向丙要回手机B甲只能向乙索要4000元C甲无权向丙要回手机D甲只能向乙索要300元

问答题甲、乙、丙分别在虎阳公司上班,一日,甲开车,乙丙随行。结果汽车翻下悬崖,甲受伤住院,乙回单位继续上班,突发心脏病,送医院抢救11小时后死亡。丙在下班后,到医院看望住院和正在抢救的工友,被广告公司广告牌上的金属字掉下。若虎阳公司和广告公司拒绝赔付,应当怎么办?

问答题甲因为生活琐事和邻居丙发生口角纠纷后,相互打斗。甲使用暴力故意伤害丙,并致其轻伤,丙随后被送往医院。丙在医院治疗时,由于医院发生火灾,丙被烧死。在司法机关对甲的行为进行追究以前,丙的妻子乙多次找甲评理。甲极其愤怒,欲杀乙,在山崖边对乙连砍了5刀,乙重伤昏迷,甲以为乙已经死亡,遂离去。但乙在自己苏醒过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 问题: 1.甲的伤害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5分)

问答题甲、乙、丙分别在虎阳公司上班,一日,甲开车,乙丙随行。结果汽车翻下悬崖,甲受伤住院,乙回单位继续上班,突发心脏病,送医院抢救11小时后死亡。丙在下班后,到医院看望住院和正在抢救的工友,被广告公司广告牌上的金属字掉下。以上三人所受伤害,分别属于什么法律性质,为什么?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A甲在境外购买毒品,乙在境外购买淫秽光盘等淫秽物品,两人租用同一辆车运输B甲和乙预谋杀害丙,到约定时间乙改变主意,放弃这个想法,没有前往。甲独自将丙杀害C甲唆使精神病人乙将仇人丙杀害D甲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主由于急于赶路指使甲逃逸,最终导致伤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