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在铅垂平面Oxy内的运行方程式中,t为时间,v0,g为常数。点的运动轨迹应为:A.直线 B.圆 C.抛物线 D.直线与圆连接

点在铅垂平面Oxy内的运行方程式中,t为时间,v0,g为常数。点的运动轨迹应为:
A.直线 B.圆 C.抛物线 D.直线与圆连接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将运动方程中的参数t消去即可。

相关考题:

图示点沿轨迹已知的平面曲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a应为:

边长为L的均质正方形平板,位于铅垂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C点的运动轨迹是:A.铅垂直线B.半径为L/2的圆弧C.抛物线D.椭圆曲线

已知点P在Oxy平面内的运动方程则点的运动为:A.直线运动 B.圆周运动 C.椭圆运动 D.不能确定

点沿轨迹已知的平面曲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α 应为:(D)α = 0

点在铅垂平面Oxy内的运动方程式中t为时间,v0,g为常数,点的运动轨迹应为:(A)直线(B)圆(C)抛物线(D)直线与圆连接

点在平面xOy内的运动方程为(式中,t为时间)。点的运动轨迹应为:A.直线 B.圆 C.正弦曲线 D.椭圆

某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口,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

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方程为,则其轨迹为( )。 A.椭圆曲线 B.圆弧曲线 C.直线 D.抛物线

点作直线运动,运动方程x=27t-t3, 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则点在t=0到t=7s的时间间隔内走过的路程为( )m。 A. 154 B. 262 C. 54 D. 208

定向井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该点的()A、井深B、垂深C、测段

在平面内任意两点移动,用G00与G01编程的刀具运动轨迹相同,只是运动速度不同。

一质点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周时,其重力的功为零,对吗?为什么?

已知某点的运动方程为S=a+bt2(S以米计,t以秒计,a、b为常数),则点的轨迹()。A、是直线B、是曲线C、圆周D、不能确定

当圆柱体的轴线为铅垂线时,其圆柱面为(),上下表面为()A、铅垂面/正垂面B、铅垂面/水平面C、任意面/侧垂面D、任意面/水平面

已知点运动的轨迹,并且确定了原点,则用弧坐标s(t)可以完全确定动点在轨迹上的位置。

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27t-t3,式中x以m计,t以s计。则点在t=0到t=7s时间间隔内走过的路程为()m。

已知点沿其轨迹的运动方程为s=b+ct,式中b、c均为常量,则()A、点的轨迹必为直线;B、点的轨迹必为曲线;C、点必作匀速运动;D、点的加速度必为零。

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其脉冲响应为()。

平面的H面投影为一直线,该平面为()。A、侧平面B、侧垂面C、铅垂面D、正垂面

以下关于控制系统根轨迹法描述正确的是:()A、根轨迹法是求解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根的一种图式法B、在已知系统开环零、极点在s平面分布的情况下,绘制系统闭环极点在s平面随某一参数变化时的运动轨迹C、绘制根轨迹时,凡是满足幅值条件的点都在根轨迹上D、根轨迹起始于系统开环极点终止于系统开环零点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其上任意一点的轨迹为平面曲线。

在平面内运动的点,若已知其速度在x轴及y轴上的分量vx=f1(t),vy=f2(t),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点的全加速度a可完全确定B、点的运动轨迹可完全确定C、点的运动方程可完全确定D、点在x轴向的加速度不能确定

从下滑道的铅垂面向上下两边扩展,到()各点的轨迹所限定的扇区,称为下滑道扇区。A、DDM为0.0875B、DDM为0.155C、DDM为0.175

一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运动学方程为x=2t和y=19-2t2(SI),则在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大小v2=()A、6.32m/s。B、8.25m/s。C、5m/s。D、6m/s。

单选题在平面内运动的点,若已知其速度在x轴及y轴上的分量vx=f1(t),vy=f2(t),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点的全加速度a可完全确定B点的运动轨迹可完全确定C点的运动方程可完全确定D点在x轴向的加速度不能确定

判断题在平面内任意两点移动,用G00与G01编程的刀具运动轨迹相同,只是运动速度不同。A对B错

单选题当圆柱体的轴线为铅垂线时,其圆柱面为(),上下表面为()A铅垂面/正垂面B铅垂面/水平面C任意面/侧垂面D任意面/水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