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相关考题:

为什么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权利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材料三 1917年4月,美国参加欧战。中国驻美国大使顾维钧立即判断协约国必胜,力促北京向德奥宣战。同时设立专门小组搜集材料并予以分析,为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做准备。但巴黎和会并没有令中国人如愿。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国民外交”浪潮,并且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外交政策。各派政治力量都向社会展现自己的主张,从而出现了一场对中国内政、外交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打破了只为高官垄断外交的禁戒。北京政府对是否在合约上签字发生分歧,无奈之余任由代表团自行决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这个合约上签字,成为27个参会国中唯一拒绝签字的国家。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以及参加制定国际联盟盟约,并获得非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进入国联行政院处理世界问题。王宠惠被选入国际法庭。(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外交思想有何变化?(5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拒签合约的原因。和材料一相比,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国在外交上的哪些进步?(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严重危害?(2)道光帝为什么接受林则徐的主张?做出了什么决定?(3)林则徐是怎样领导禁烟运动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3)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休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种思想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中“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是哪次国际会议上作出的决议?该决定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的顾维钧指出,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系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当日本代表强调它所获得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公平合理”时,顾维钧当即反驳,“二十一条”是日本以武力威胁迫使袁世凯签署的,这不能成为依据。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国际法,更会危害亚洲和世界安全,这不是巴黎和会的本意。 ? ——摘自王芸生《六十年的中国与日本》?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中国代表团自行决定。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和理由。(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拒签和约的原因。(4分)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命题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什么?

中国在()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处理拒爆、残爆时,因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为什么处理拒爆时不能对拒爆的残眼进行加深?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什么要求?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扩大,对中国工会建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九十四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

《顾维钧回忆录》:“(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由此可见()A、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嘴脸B、国民党政权迫于国内压力拒签合约C、国内民众的抗议活动对政府的外交行为有着重大影响D、在拒签合约问题上中国上下认识一致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A、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运动C、五四运动D、维新运动

问答题处理拒爆、残爆时,因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单选题五四运动的导火索()。A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问答题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