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4天各具创意的展览展示、精采纷呈的文化活动、智慧透出的论坛研讨,①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凝聚了人类文明创新的成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②搭建了各国科技、文化多元交流合作。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发表的《上海宣言》汇集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了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入隧思考和广泛共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了的精神遗产。(1)更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84天各具创意的展览展示、精采纷呈的文化活动、智慧透出的论坛研讨,①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凝聚了人类文明创新的成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②搭建了各国科技、文化多元交流合作。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发表的《上海宣言》汇集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了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入隧思考和广泛共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了的精神遗产。

(1)更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相关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荟萃( ) 联mèi(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56~60 题: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特点是举办时问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lo月31 H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v.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第 56 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副主题是( )。A.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B.城市和乡村的融合C.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D.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

关于世界博览会,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B.从l851年巴黎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l3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C.2002年l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D.首次确立主题的世博会是l9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10分)(2)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3)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分)

关于世界博览会,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B.从1851年巴黎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C.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D.首次确立主题的世博会是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围绕“ ”的主题,秉承和弘扬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创造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世界文明大展示。 A.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 B.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蓝色表现了()等元素,符合主办城市的特点,更传递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A、海洋、人文、发展B、海洋、科技、发展C、海洋、未来、科技

上海世博会要促进各国对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A、利用和发展B、利用和保护C、保护和继承

上海世博会论坛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为主要议题方向,探讨当代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A、3个副主题B、5个副主题C、理念

在上海世博会级别最高的论坛上将发布一份意愿性的《()》,这是一份重要文献。A、上海世博会宣言B、上海宣言C、上海纲领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2010年世博园区内的所见所闻,都有助于所有参观者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A、生活B、城市C、世界未来

上海世博会开创了两个全新的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意义是什么()A、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促进各国交流增进各国友谊,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B、很多外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展示,由中国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就能够使得各国的关系更为融洽。C、自然世博会会推动上海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上海的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D、各国的先进的科技在中国展示,各国的文化风俗在上海交融。

上海世博会至少让上海整个城市综合发展提速了5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市政方面的,还包括科技、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理念等,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契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有助于()A、发展上海的第三产业B、提高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C、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加快上海的城市现代化进程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幕。作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上海世博会共有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实际参展,其中有22个参展国尚未与中国建交。世博会将是一次商机无限、市场空间巨大、各参展方均会享受到明显共同利益的盛会。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上海世博会举行有哪些意义。

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具特色。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和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③各民族文化逐渐走向融合统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②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集中展示的平台,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如何体现矛盾的观点?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据此回答问题世博会日益关注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逐步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政治学角度看,这体现了()A、我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D、世界各国的矛盾与冲突正逐步消失

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是原世博会的()。A、主题馆B、文化中心C、世博中心D、城市未来馆

上海世博会围绕“()”的主题,秉承和弘扬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创造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世界文明大展示。A、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B、激情盛会,和谐亚洲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感动世界,带来温暖。令人欣喜的是,曾被担心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的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正是我们的80后、90后青年人组建了一支热情、规范、高效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队伍,有效地保障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材料二、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世博会的主办国家和城市总是通过世博会展示自己的人文和科技,如1900年巴黎世博会出现的电影《思想者》、《吻》、《沉思》,还有《蓝色多瑙河》,埃菲尔铁塔等都根植于世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充分地体现“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上海民间文化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江的锣鼓书等等,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基层化、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有特色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景观。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2010年世博园区内的所见所闻,都有助于所有参观者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A生活B城市C世界未来

单选题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蓝色表现了()等元素,符合主办城市的特点,更传递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A海洋、人文、发展B海洋、科技、发展C海洋、未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