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名日本侵华时期被抓到日本的原中国劳工起诉日本一家公司,要求赔偿损失。 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在终审判决中声称,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人的个人索赔权已被放弃,因此驳回中国劳工的诉讼请求。查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是这样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以下哪一项与日本最高法院的论证方法相同?A.王英会说英语,王英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会说英语。B.教育部规定,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所以,北京大学的张教授不能购买股票。C.中国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Y先生是中国奥委会的委员,所以,Y先生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D.我校运动会是全校的运动会,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会;我校学生都必须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必须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有5名日本侵华时期被抓到日本的原中国劳工起诉日本一家公司,要求赔偿损失。 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在终审判决中声称,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人的个人索赔权已被放弃,因此驳回中国劳工的诉讼请求。查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是这样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以下哪一项与日本最高法院的论证方法相同?

A.王英会说英语,王英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会说英语。

B.教育部规定,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所以,北京大学的张教授不能购买股票。

C.中国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Y先生是中国奥委会的委员,所以,Y先生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

D.我校运动会是全校的运动会,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会;我校学生都必须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必须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相关考题:

根据共和主义传统下的自由概念,在抗战时期被日本统治的中国人是自由的。()

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85年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日本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B.1972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交C.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日本东京D.近十几年来,中日经过所谓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以后,下一步中日关系的目标是“长期稳定”

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85年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日本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力B.1972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交C.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日本东京D.近十几年来,中日经过了所谓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以后,下一步中日关系的目标是“长期稳定”

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85年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日本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B.1972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交C.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日本东京D.近十几年来,中日经过所谓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以后,下一步中日关系的目标是“长期稳定”

2008年5月6日至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一“暖春之旅”中诞生的中日第四份政治文件全称为()。 A. 《中日联合声明》B.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C. 《中日联合宣言》D. 《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适当条件的对日妥协,于是,中日之间开始秘密接触,日本称之为()A.桐工作B.中日友好C.大东亚共荣D.共荣共建

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材料一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材料二在2010年9月7日,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物理反制措施。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A、是日本国的象征B、是日本国国家元首C、可任命经国会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D、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

2012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是什么态度,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A、日本所有进口、出口的东西全部要求每箱打开严格检查,来延误中日贸易。B、派遣中国渔政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C、组织和领导中国人民抵制日货。D、温总理拒绝会见日本首相。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怎样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为缓和中日关系做出贡献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对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有人认为不可能破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予以论证。

下列关于汉朝时期的中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汉委奴国王”的金印是汉武帝赐给的B、当时日本的檀弓、果下马等特产传入中国C、当时日本九州一带已经和中国有往来D、对中日交往突出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备真

在唐代中日交往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日本的()和中国的()。

以下著作是近代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里程碑的是()。A、《日本国志》B、《日本近事记》C、《东倭考》D、《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是重要参与者。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遭日本欺凌,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铁蹄又踏入了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以血肉筑长城,顽强抵抗,经过八年苦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

下列关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数字的偏好,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奇数,中国人喜欢偶数B、中国人喜欢奇数,日本人喜欢偶数C、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喜欢偶数D、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喜欢奇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日甲午,日甲辰,日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材料二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从日本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经验教训?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数字的偏好,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奇数,中国人喜欢偶数B中国人喜欢奇数,日本人喜欢偶数C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喜欢偶数D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喜欢奇数

问答题第8篇  亲爱的日本青年朋友们,在座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中日两国青年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联欢会,我谨代表中国青年,向邀请我们参加联欢会的日本青年会,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我们组织200名中国青年,在日本的几个城市进行了友好访问。我们是满载着中国青年对日本青年的深情厚谊来访问的,请接受我们的友好致意。  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青年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使我们深深感到日本青年对中国青年的深厚情谊。我们不久将要结束这次参观访问回到中国。我们一定把这次访问所感受到的日本人民的深厚情谊传达给中国人民。  衷心地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欢迎你们。  祝愿中日两国青年共同培育的友好之树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问答题180名中国人于1997年和1999年向日本法院提起诉讼,指控731部队于1940年到1942年间在浙江省和湖南省通过飞机散发了受鼠疫病菌污染的跳蚤以及附有霍乱菌的食物,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损害,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并作出总额为18亿日元的赔偿,日本政府提出抗辩:第一,“海牙条约”中并没有承认个人的请求赔偿权,因此原告是没有权利提出赔偿请求的。第二,赔偿问题已经在中日友好条约中获得解决,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放弃了对日本的索赔权,因此从这点出发原告也是无权要求赔偿的。东京地方法院采纳了日本政府的抗辩作为判决理由,虽然确认了731部队在中国进行的细菌战造成多人死亡,但是却驳回厂原告要求日木政府谢罪和赔偿的诉讼请求。判决一出,我国上下极为愤慨,纷纷驳斥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意见如下:“海牙条约”确实没有个人向国家要求赔偿的规定,但国际法中通行的一个原则是,国际惯例优于条文。在以往的国际判例中,外国公民可以向某国政府提出索赔已经成为一个惯例,根据该国际惯例中国公民完全有权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东京地方法院的这一判决是对国际法通行的精神和原则的违背。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中国政府放弃战争索赔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的只是政府与政府间的战争索赔权,并没有放弃民间的战争受害者的索赔权。因此受到战争迫害的中国公民当然有权利提出战争索赔。我国舆论是如何反驳日本政府的辩词的?

单选题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单选题下列关于汉朝时期的中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汉委奴国王”的金印是汉武帝赐给的B当时日本的檀弓、果下马等特产传入中国C当时日本九州一带已经和中国有往来D对中日交往突出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备真

单选题以下著作是近代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里程碑的是()。A《日本国志》B《日本近事记》C《东倭考》D《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