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其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5KN/m3

基础及其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5KN/m3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次坚石坚固系数为(),抗压强度为30~100MPa,重度20~25kN/m3。 A、1~2B、3~4C、4~5D、5~6

计算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KN/m3。 A.17B.18C.20D.22

关于基底压力计算公式P=(F+G)/A=F/A+γGd的说法,正确的是(  )。A.G=γGAd为基础及台阶上回填土的平均重量B.d为从基础底面至室外地面的距离C.d为从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D.G=γGAd中,γG一般取20kN/m3

矩形基础的宽度为4m,长度为6m,基底压力为180kN/m2,基础埋深为1.5m,基底以上基础与回填土的重度为19.2kN/m3,该场地0~8m为软黏土(重度为16kN/m3),采用灰土垫层(重度为18kN/m3)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为70kPa,则垫层厚度z为( )。A.1.8mB.2mC.2.2mD.2.4m

如图4 -22所示,某泵房按丙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 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 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哪一组与结果最接近?( )(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y=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y =20kN/m3)A.群桩和基桩都满足要求 B.群桩满足要求,基桩不满足要求 C.群桩不满足要求,基桩满足要求 D.群桩和基桩都不满足要求

柱下素混凝土方形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70kN,基础宽度取为2.0m,柱脚宽度 0.40m。室内地面以下6m深度内为均质粉土层,y=ym =20kN/m3,fak = 150kPa,黏粒含量ρc=7%。根据以上条件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柱基础埋深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基础与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y取为20kN/m3)? ( )A. 0.50m B. 0.70m C. 0.80m D. 1.00m

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浮力,基础及上部结构和土重为108MN。拟设置直径 600mm、长10m的抗拔桩,桩身重度为25kN/m3。水的重度取10kN/m3。基础底面以下10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取粉质黏土抗拔系数λ= 0. 70) ( )A. 83 根 B. 89 根 C. 108 根 D. 118 根

某老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拟增层改造,探明基底以下2.0m 深处下卧淤泥质粉土,fak=90kPa,Es=3MPa。如图所示,已知上层土的重度为18kN/m3, 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无地下水,试问,基础顶面所允许的最大竖向力Fk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A=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y = 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35kPa B. 45kPa C. 57kPa D. 66kPa

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是25kN/m3,若铺设厚度是12mm,则其面荷载为( )kN/㎡。A.0.03B.0.3C.3D.12.5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假设bl为1.4m,试问,基础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223 (B)234 (C)238 (D)248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竖向力Fk=1100kN,力矩Mk=141kN*m、水平力Vk=32kN。为使基底压力在该组合下均匀分布,试问,基础尺寸bl(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4 (B)1.5 (C)1.6 (D)1.7

一般混凝土基础的浮重度取(),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浮重度取()A、11kN/m3,13kN/m3B、12kN/m3,14kN/m3C、11kN/m3,14kN/m3D、12kN/m3,15kN/m3

基础及其台阶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取()kN/m3。

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值一般取()KN/m³。

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A、开挖基槽(坑)→基础→垫层→回填土B、开挖基槽(坑)→垫层→基础→回填土C、开挖基槽(坑)→基础→回填土→垫层D、开挖基槽(坑)→垫层→回填土→基础

单选题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γ=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2010年真题]A35kPaB45kPaC57kPaD66kPa

单选题矩形基础的宽度B为4m,长度为6m,基底压力为180kN/m2,基础埋深为1.5m,基底以上基础与回填土的重度为19.2kN/m3;该场地0~8m为软黏土(重度为16kN/m3);采用灰土垫层(重度为18kN/m3)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为70kPa,则垫层厚度z为()。A1.8mB2mC2.2mD2.4m

单选题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576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为2m,基础底面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值为( )。A26kPaB41kPaC74kPaD65kPa

填空题基础及其台阶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取()kN/m3。

单选题某矿矿体的平均垂直应力为15MPa,若取上覆岩层平均容重为25kN/m3,则矿体埋深约为()左右。A375mB600mC1200mD1667m

单选题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2m×2m,基础埋深为2m,地下水位埋深0.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400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水位面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3,水位面以下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压力为( )。A100kPaB81kPaC92kPaD116kPa

单选题某回填土经夯实后取土样做试验,环刀的容积为200cm3,土重为3.68N;从环刀内取出0.294N,烘干后测得干土重为0.252N。已知土的最大干重度为17kN/m3,则回填土的压实系数λc最接近于()。A0.93B0.90C0.88D0.85

单选题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A开挖基槽(坑)→基础→垫层→回填土B开挖基槽(坑)→垫层→基础→回填土C开挖基槽(坑)→基础→回填土→垫层D开挖基槽(坑)→垫层→回填土→基础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是25kN/m3,若铺设厚度是12mm,则其面荷载为()kN/m2。A0.03B0.3C3D12.5

填空题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值一般取()KN/m³。

单选题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4m×2m,受上部结构轴心荷载300kN,土的重度γ=16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当埋深分别为2m和4m时,基底附加压力分别为(  )kPa。A45.5;53.5B45.5;13.5C77.5;53.5D77.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