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B 两块农田种植不同品种的粮食,总产量相同。已知A 农田亩产为0.2×吨,B 农田亩产为0.375×吨。问两块农田总体平均亩产多少吨?

A 和B 两块农田种植不同品种的粮食,总产量相同。已知A 农田亩产为0.2×吨,B 农田亩产为0.375×吨。问两块农田总体平均亩产多少吨?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2009年棉花亩产量为( )。A.240千克B.240吨C.155千克D.D155吨

2009年棉花亩产量为( )。A.240千克B.240吨C.155千克D.155吨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6~150 题。2008年,陕西省全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4852.1万亩,较上年增长4.4%,总产量稳定增加: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园林水果总产量突破l000万吨大关。2008年陕西省粮台产量统计类别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1150.90万吨 7.8 棉花产量 10.07万吨 12.2 油料产量 49.46万吨 26.4 油菜籽 33.35万吨 23.7 烤烟产量 7.14万吨 28.5 蔬菜产量 1067.12万吨 15.0 水果总产量 1246.97万吨 10.9 园林水果 1067.67万吨 13.6 苹果 745.51万吨 6.3 茶叶产量 1.60万吨 11.3第 146 题 2007年,陕西省全省粮食亩产量为( )。A.0.24吨B.0.23吨C.0.24万吨D.0.23万吨

车辆倾覆可能造成道路旁的农田庄家(青苗)的损坏,此部分损失核定可参照当地同类农作物亩产量进行量算定损。( )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以下粮食作物中,2003年亩产量最高的是: A. 早稻B. 晚稻C. 小麦D. 玉米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2003年亩产量最低的谷物类粮食的种植面积是: A. 2.31%B. 4.57%C. 6.29%D. 74.82%

某农户在半径为100米的圆形及内接的等边六边形田地中的不同区域种植不同作物,如图所示,已知阴影部分种植A作物,平均年产量为2公斤/平方米,空白区域种植B作物,平均年产量为1公斤/平方米,问每年两种农作物的总产量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A.不到40吨B.40-45吨之间C.45-50吨之间D.50吨以上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的平均亩产量约为多少公斤? A. 411公斤B. 424公斤C. 432公斤D. 446公斤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以下关于2003年谷物类粮食的生产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晚稻的产量大于谷物类粮食总产量的4/5B. 产量最接近的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约为185万亩C. “其他谷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最小的D. 大麦的亩产量不足210公斤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08年,陕西省全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4852.1万亩,较上年增长4.4%,总产量稳定增加;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园林水果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2007年,陕西省全省粮食亩产量为()。A.0.24 吨B.0.23 吨C.0.24万吨D.0.23万吨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 2004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 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 万吨,其中春、夏、秋粮约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5.31 万吨,夏粮减产2.37 万吨,秋粮减产42.38 万吨,总产量下降50.06 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利用以上图文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 ①2003 年粮食作物的亩产量 ②2003 年烟叶和甘蔗的种植面积 ③2004 年春、夏、秋粮的实际产量 ④2004 年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增长的百分比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公斤,北面的地亩产200公斤。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南北两块小麦地均由老杨管理B.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C.村南小麦地里施用的生物复合肥已过保质期D.村西的小麦地里也施用了该生物复合肥,亩产只有230公斤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B、禁止利用基本农田种植油菜C、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沙取土D、禁止征用基本农田

2011年,某省全年粮食播种4702.3万亩,比上年下降0.8%,其中夏粮1972万亩下降0.5%;秋粮2730.3万亩,下降1%。粮食总产量1194.7万吨,增长2.6%。其中夏粮455.1万吨,增长1.3%;秋粮739.6万吨,增长3.3%。全年造林面积32.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7%,森林覆盖率41.4%,植被覆盖度69.2%。板栗产量6.9万吨,增长31.7%;核桃产量14.3万吨,增长1.4倍;花椒产量5.2万吨,增长16.1%。水产品产量8.2万吨,增长35.4%。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2010年,该省全年粮食平均亩产:A.0.26吨B.0.28吨C.0.25吨D.0.27吨

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000千克和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45千克和49千克,可以判断()。A、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B、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C、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D、无法判断

下列现象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已知商品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B、已知各年的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C、已知粮食亩产量和播种面积求平均亩产量D、已知工资总额和总人数求平均工资

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本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什么标准?

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A、已知各企业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产值求平均完成计划百分比B、已知商品单价和商品销售额求平均价格C、已知分组的粮食亩产量及各级粮食总产量求总的平均亩产D、已知同类数种产品单位成本及总生产费用求平均单位产品成本E、已知各产品单位成本和产量求平均成本

()不等于都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生产粮食的农田,是保护的重点。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中,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水稻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放后,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2003年,我国培育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A、提出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B、水稻专家提出的目标和实践的成果体现了可能性总是向现实性转化的关系C、“亩产过吨”目标与“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粮食总产量B、粮食平均亩产量C、人均粮食生产量D、人均粮食消费量

已知某村粮食亩产量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2成,去年的粮食亩产量为420公斤,则今年的粮食亩产量为()公斤。

某乡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4%,则粮食亩产指数为()。

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A、520公斤B、530公斤C、540公斤D、550公斤

填空题某乡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4%,则粮食亩产指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