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可以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的原因是( )。A.设备绝缘水平低B.过电压幅值低C.短路电流小D.设备造价低

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可以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的原因是( )。

A.设备绝缘水平低
B.过电压幅值低
C.短路电流小
D.设备造价低

参考解析

解析:因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只有故障接地点一个接地点,从而电流构不成回路,故电流小,只报警而不跳闸;但因非故障相电压会升高,故要尽快找出故障点。

相关考题:

一35kV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为()。

与中性点绝缘的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处的非故障相电压为()。

180、中性点不接地的6~35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DL/T620-1997规定时,应及时装设消弧线圈。( )

()系统不允许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续运行。A中性点直接接地B中性点不接地C中性点经阻抗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为系统正常运行时相线对地电容电流的()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A、短路故障电路B、带时限跳闸C、动作于发出信号

在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长期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必立即跳闸,可以连续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

我国电力规程规定,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运行时间不应超过3h。

3~35kV电网的中性点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在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故称其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35kV及以下高压电力系统均应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短时间运行。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及以下采用()A、直接接地B、经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不接地

某电力公司管辖的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应()。A、立即跳闸进行故障处理B、不影响系统运行,不用理会C、不必立即跳闸,可以连续运行1-2小时,但需查找故障点,防止故障范围扩大

当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系统的运行有何影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带接地点无限时的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一般允许2h内带接地故障继续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比负荷电流()

中性点不接地的6~35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DL/T620-1997规定时,应及时装设消弧线圈。()

对于35kV,20kV和10kV电压等级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若单相接地电流在()以上,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3-60kV系统,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仍能允许带负荷()小时。

填空题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运行时间不应超过()小时。

多选题以下( )发生时,电力系统的线路中会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A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短路故障B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两相接地短路故障C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

单选题35kV及以下不接地配电系统可以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的原因是(  )。[2009年真题]A设备绝缘水平低B过电压幅值低C短路电流小D设备造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