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和龙某是夫妻,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龙某名下。龙某向法院起诉离婚,2015年6月1日,双方同意离婚,法院调解结案,房屋归杨某所有,调解书送达双方并已签收,但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2015年7月2日,杨某将该房屋出卖给郭某,尚未登记。杨某不履行合同,郭某向法院起诉,2016年5月3日法院终审判决杨某办理该房屋过户手续,杨某仍未办理。2016年6月4日,杨某死亡。杨某有一儿子,没有其他继承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2015年6月1日,龙某是房屋所有权人B、2015年6月1日,调解书生效后,杨某若要进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当由龙某协助双方申请登记C、2016年5月3日,郭某是房屋的所有权人D、2016年6月4日后,杨某儿子是房屋所有权人

杨某和龙某是夫妻,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龙某名下。龙某向法院起诉离婚,2015年6月1日,双方同意离婚,法院调解结案,房屋归杨某所有,调解书送达双方并已签收,但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2015年7月2日,杨某将该房屋出卖给郭某,尚未登记。杨某不履行合同,郭某向法院起诉,2016年5月3日法院终审判决杨某办理该房屋过户手续,杨某仍未办理。2016年6月4日,杨某死亡。杨某有一儿子,没有其他继承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15年6月1日,龙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B、2015年6月1日,调解书生效后,杨某若要进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当由龙某协助双方申请登记
C、2016年5月3日,郭某是房屋的所有权人
D、2016年6月4日后,杨某儿子是房屋所有权人

参考解析

解析:《物权法》第28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物权法解释一》第7条:“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在分割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等案件中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变原有物权关系的判决书、裁决书、调解书,以及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拍卖成交裁定书、以物抵债裁定书,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二十八条所称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物权法》28条所规定的法律文书包括形成之诉的调解书,故2015年6月1日调解书生效后,物权发生变动,杨某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因此,A选项错误,不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14条:“因买卖、设定抵押权等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一)尚未登记的不动产首次申请登记的;(二)继承、接受遗赠取得不动产权利的;(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权利的;(四)权利人姓名、名称或者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五)不动产灭失或者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申请注销登记的;(六)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其他情形。”根据该条第2款第3项,杨某单方申请登记即可,因此B选项,错误。2016年5月3日,法院所作出的判决属于给付判决,不属于形成判决,不能适用《物权法》第28条的规定,郭某尚未取得房屋之所有权。C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9条:“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因此,2016年6月4日,杨某的儿子是房屋的所有权人。D选项正确。

相关考题:

被执行人张某不能清偿所欠李某的债务,同时张某借给杨某的现金足以保证张某履行债务,某到期却拒不偿还,法院因此向杨某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但杨某在指定期限内既没有出异议也不履行,法院因此可以裁定对( )的财产强制拍卖。A.张某B.张某或杨某C.杨某D.张某和杨某

张某、黎某夫妻二人均为某县东关村村民,在东关村有宅院一处。1994年8月25日,二人将该处宅院内房屋卖给外村村民杨某永久居住使用。2000年6月23日,某县房产局将此处宅院为杨某核发了第宅1104号《房屋所有权证》。20109年1月,张某在民事诉讼中得知杨某就该处房产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证》,于同年2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房屋所有权证》。另查,因某县东关村进行改造,该处房屋已于2008年12月底被拆除。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因为该房屋已被拆除,故对颁发《房屋所有证》的行为不可起诉B.因为该《房屋所有证》已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故不可起诉C.张某有权对颁发该《房屋所有证》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D.该房已经卖给杨某,张莱起诉属于“出尔反尔”,故法院应当以此裁定不予受理

张某、黎某夫妻二人均为某县东关村村民,在东关村有宅院一处。1994年8月25 日,二人将该处宅院内房屋卖给外村村民杨某永久居住使用。2000年6月23日,某县房产局将此处宅院为杨某核发了第宅1104号《房屋所有权证》。2009年1月,张某在民事诉讼中得知杨某就该处房产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证》,于同年2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房屋所有权证》。另查,因某县东关村进行改造,该处房屋已于2008年12月底被拆除。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因为该房屋已被拆除,故对颁发《房屋所有证》的行为不可起诉B.因为该《房屋所有证》已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故不可起诉C.张某有权对颁发该《房屋所有证》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D.该房已经卖给杨某,张某起诉属于“出尔反尔”,故法院应当以此裁定不予受理

张某与李某因一套房屋产权发生争议,房屋登记在张某名下,法院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判决生效后,李某未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后张某持房产证,擅自将该房屋以市场价卖给不知情的丁某,双方已经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但丁某尚未付清全部价款。李某得知后要求丁某返还房屋。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李某并未取得房屋所有权,因为没有办理过户登记B、丁某善意取得该房屋所有权C、丁某不能善意取得该房屋所有权,因为丁某尚未付清全部价款D、张某与丁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张某红与冯某于2017年5月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协议中约定登记在张某红名下的房屋归冯某所有。后张某红未履行协议。同年10月,法院判决张某红办理该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张某红仍未办理。2018年1月,张某红遭遇车祸死亡,其弟弟张某明作为唯一继承人继承该房屋。后张某明将该房屋赠与其女友廖某。现冯某持法院生效判决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该房屋应归其所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红与冯某对于该房屋的归属有明确的约定,权属并不存在争议,不符合《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情形B、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当前该房屋的所有权属于张某明C、虽然张某红与冯某约定登记在张某红名下的房屋归冯某所有,但由于没有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即没有依法登记,房屋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在张某红死亡前,该房屋仍属于张某红所有D、张某红必须要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才能取得姐姐房屋的所有权E、冯某可通过向法院申请执行以达到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的目的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周某与杨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周某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周某父母名下,下列关于此套房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人离婚时,杨某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应该支持 B.二人离婚时,杨某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C.二人离婚时,杨某认为此套房产归自己所有 D.二人离婚时,王某认为购买此房时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的,所以自己拥有一半产权

被执行人张某不能清偿所欠李某的债务,同时张某借给杨某的现金足以保证张某履行债务,杨某到期却拒不偿还,法院因此向杨某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但杨某在指定期限内既没有提出异议也不履行,法院因此可以裁定对( )的财产强制拍卖。A.张某B.张某或杨某C.杨某D.张某和杨某

吴某合法建造了一栋房屋,其后将房屋转让给杨某并完成了房屋转移登记。因为杨某迟迟不支付价款,吴某便发短信催促其支付价款。不久之后,房屋因地震毁损而无法居住,杨某书面告知吴某解除房屋转让合同。该事件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吴某建造房屋B.吴某短信催告C.地震导致房屋毁损D.杨某通知解除合同

吴某和李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吴某名下。2010年2月1日,法院判决吴某和李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但是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3月1日,李某将该房屋出卖给张某,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4月1日,吴某又就该房屋和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王某在查阅了房屋登记簿确认房屋仍归吴某所有后,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于5月10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5月10日前,吴某是房屋所有权人B:2月1日至5月10日,李某是房屋所有权人C:3月1日至5月10日,张某是房屋所有权人D:5月10日后,王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高某向杨某借款23万5000元,到期后一直没有归还。杨某于2018年10月21日向高某住所地A区法院申请支付令,并向法院提交了高某向杨某借款时出具的借条,要求高某偿还借款23万5000元。在支付令异议期间,杨某觉得支付令不如法院判决更稳妥,于是向自己住所地的B区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杨某向A区法院申请支付令B.杨某向B区法院起诉C.杨某向B区法院起诉,会导致支付令失效D.杨某未向发出支付令的法院起诉,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周某和陈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周某名下。2015年2月1日,法院判决周某和陈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陈某所有,但是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3月1日,陈某将该房屋出卖给邹某,邹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4月1日,周某又就该房屋和杜某签订了买卖合同,杜某在查阅了房屋登记簿确认房屋仍归周某所有后,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于5月10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假设在上述例子中,杜某系在5月9日得知法院判决房屋归陈某所有,并于5月10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杜某主张善意取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受让人杜某交易该房屋时候,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应当认定受让人为善意。B.受让人不能够认定为善意C.本案中只要杜某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即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D.本案中,杜某即使最终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且支付了市场价格也不能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孙某和杨某签订了一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杨某从孙某处购买房屋一套,价款为人民币500000元,10日后交货,随后二人去相关部门进行了预告登记。次日,张某找到孙某,表示也想购买该房屋,并承诺付给孙某700000元人民币。孙某当场便和张某签订了合同,并和张某办理了登记手续。根据规定,该房屋应当归(  )所有。A.孙某B.杨某C.张某D.杨某和张某共同

廖某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以下称甲机构)寻找房源,并签订了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后经甲机构介绍,廖某拟购买杨某的一处房产。在相关情况调查中,甲机构发现该房产虽然登记在杨某名下,实际上为杨某与妻子朱某在婚后共同购置。随后廖某与杨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将定金2万元交给杨某,同时委托甲机构为其代办房地产登记。甲机构在接受杨某的售房委托时,应开展的工作为(  )。A.实地查勘房屋状况B.验看杨某的房产证C.进行产权调查D.帮助杨某修复房屋缺陷

某物业服务公司登记了业主杨某的电话号码。物业公司的下列行为属于违法的是( )A、杨某房屋煤气管道未经检测,物业公司将杨某的电话告知燃气公司B、杨某的房屋尚未装修,物业公司将杨某的电话告知某装修公司C、杨某停在小区内的轿车阻挡了刘某开车出行,物业公司将杨某的电话告知刘某D、楼上邻居装修试验卫生间是否漏水,物业公司将杨某的电话告知楼上邻居

廖某委托甲房地产经纪机构(以下称甲机构)寻找房源,并签订了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后经甲机构介绍,廖某拟购买杨某的一处房产。在相关情况调查中,甲机构发现该房产虽然登记在杨某名下,实际上为杨某与妻子朱某在婚后共同购置。随后廖某与杨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将定金2万元交给杨某,同时委托甲机构为其代办房地产登记。甲机构在接受杨某的售房委托时,应开展的工作为(  )。A、实地查勘房屋状况B、验看杨某的房产证C、进行产权调查D、帮助杨某修复房屋缺陷

杨某和刘某是夫妻,杨某的父亲患重大疾病需要治疗,而妻子刘某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丈夫杨某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与妻子的共同财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杨某应当先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才能要求分割共同财产C、在不损害责权人利益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支持杨某请求D、人民法院应当裁判杨某和刘某共同对杨父履行赡养义务,支付医疗费用

杨某(男)与马某(女)于1990年登记结婚。后因感情恶化,于2001年11月经协商,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2005年12月3日,马某得知,杨某曾于2001年8月以10万元购买一套房屋,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并没有告知马某,致使这一本属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为杨某独自占有,因而于2006年1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这部分财产。杨某辩称:当初离婚时,双方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现在已经四年多,诉讼时效已过,马某再来请求分割财产,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这一案件?

2001年7月3日,村民徐某向邻居杨某借了5,000元钱外出做生意。因两家平时关系挺好,杨某也一直未向徐某催要。到了2003年6月10日,杨某从回家探亲的儿子那里才得知有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徐某又因外出做生意未归,眼见时效将至,杨某决定到县法院起诉徐某。在去县法院的途中遇上了山洪暴发,村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道路被冲毁。直到7月20日道路才修通,杨某才得以赶到法院起诉。关于对本案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应当不予受理B、虽然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还是应当受理C、由于诉讼时效中断,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D、由于诉讼时效中止,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常某欠杨某l0万元借款,一直以自己无财产为由不偿还。现杨某查实常某在甲地有一栋房屋。常某住所地在乙地,但经常居住地在丙地,原借款合同在丁地履行。现杨某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请问:他应向哪个法院提出申请?A、甲地法院B、乙地法院C、丙地法院D、丁地法院

单选题杨某和龙氏是夫妻,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龙氏名下。2018年2月1日,法院终审判决杨某和龙氏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杨某所有,但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2018年3月1日,杨某将该房屋出卖给郭某,尚未登记;2018年4月1日,龙氏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黄某,并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2018年2月1日,龙氏是房屋所有权人B2018年2月1日,判决生效后,杨某若要进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当由龙氏协助双方申请登记C2018年3月1日,郭某若要进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自己单方申请即可D2018年4月1日后,黄某是房屋所有权人

问答题杨某(男)与马某(女)于1990年登记结婚。后因感情恶化,于2001年11月经协商,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2005年12月3日,马某得知,杨某曾于2001年8月以10万元购买一套房屋,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并没有告知马某,致使这一本属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为杨某独自占有,因而于2006年1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这部分财产。杨某辩称:当初离婚时,双方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现在已经四年多,诉讼时效已过,马某再来请求分割财产,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本案中,马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

问答题1994 年8月,长清区杨某与赵某经人介绍相识,1996年8月12日依法登记结婚,1997年10月14日生育一女孩,双方结婚之初感情较好。杨某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后,夫妻感情逐渐淡薄。2003年,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后自动撤回起诉。2004年,杨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仍有和好的可能,遂依法驳回了杨某的诉讼请求。2005年12月,杨某第三次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经审理查明,杨某任项目经理后,长期与另一女子非法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法院是否应当同意杨某的诉求?

问答题杨某(男)与马某(女)于1990年登记结婚。后因感情恶化,于2001年11月经协商,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2005年12月3日,马某得知,杨某曾于2001年8月以10万元购买一套房屋,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并没有告知马某,致使这一本属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为杨某独自占有,因而于2006年1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这部分财产。杨某辩称:当初离婚时,双方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现在已经四年多,诉讼时效已过,马某再来请求分割财产,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马某能否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单选题常某欠杨某l0万元借款,一直以自己无财产为由不偿还。现杨某查实常某在甲地有一栋房屋。常某住所地在乙地,但经常居住地在丙地,原借款合同在丁地履行。现杨某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请问:他应向哪个法院提出申请?A甲地法院B乙地法院C丙地法院D丁地法院

问答题1994 年8月,长清区杨某与赵某经人介绍相识,1996年8月12日依法登记结婚,1997年10月14日生育一女孩,双方结婚之初感情较好。杨某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后,夫妻感情逐渐淡薄。2003年,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后自动撤回起诉。2004年,杨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仍有和好的可能,遂依法驳回了杨某的诉讼请求。2005年12月,杨某第三次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经审理查明,杨某任项目经理后,长期与另一女子非法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该案应当如何判决?

问答题杨某与赵某因偶然原因而相识,随着来往的增多渐渐产生感情,双方准备结婚;但由于杨某不满22周岁,受结婚登记年龄的限制无法登记结婚。由于双方婚前的同居行为导致赵某怀孕,杨赵两家便于1985年10月,按照当地的风俗,摆了酒席,为杨某和赵某举行了婚礼。之后双方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杨某已经达到法定婚龄以后,双方仍未办理婚姻登记。1986年5月,赵某生下一子,取名杨志强。1987年春天,杨某外出打工,不久认识了一起打工的姑娘肖某(21岁.),在工作中二人多有接触,渐渐产生了感情,肖某虽然知道杨某已与他人举办过婚礼,但她认为,没有领证就不算夫妻,自己完全有权与杨某登记结婚,并要杨某妥善处理与赵某之间的问题。杨某同赵某商量分手之事,遭到赵某坚决反对,认为自己与杨某是合法夫妻,就是离婚也得由法院判决。1990’年2月,赵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解除双方的非法同居关系。何谓事实婚姻,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的区别何在?在存在事实婚姻的情况下,一方起诉离婚,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理?

问答题杨某(男)与马某(女)于1990年登记结婚。后因感情恶化,于2001年11月经协商,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2005年12月3日,马某得知,杨某曾于2001年8月以10万元购买一套房屋,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并没有告知马某,致使这一本属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为杨某独自占有,因而于2006年1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这部分财产。杨某辩称:当初离婚时,双方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现在已经四年多,诉讼时效已过,马某再来请求分割财产,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这一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