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 )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A.14B.28C.42D.48

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 )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

A.14
B.28
C.42
D.48

参考解析

解析: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正确选项为C。

相关考题:

调价计算公式,如:其中Ft1 、Ft2 、Ft3… …Ftn 是指各可调因子的( )指数。A. 现行价格B. 基本价格C. 协商价格D. 投标价格

价格调整公式中的各可调因子、定值和变值权重,以及基本价格指数及其来源在(  )价格指数和权重表中约定。A.投标报价说明 B.合同专用条款 C.投标函附录 D.合同补充条款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GB50500-2013),由于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的,则对原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时,应使用的现行价格指数是( )。 2016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B、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C、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D、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某工程采用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施工中由于承包人返工的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则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的价格指数是( )。A、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 B、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C、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D、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由于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则对原约定竣工日期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时,应使用的现行价格指数是( )。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B.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C.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D.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某工程由于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若该工程在原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则采用价格指数调整其价格差额时,现行价格指数应采用( )。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B、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C、原约定竣工日期和实际竣工日期价格指数中较低的一个D、实际竣工日期前42天的价格指数

现行价格指数是指各类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 )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A.14 B.28 C.30 D.42

价格调整公式为下图,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有(  )。A、ΔP代表需调整的价格差额B、B1、B2……Bn代表各可调因子的权重C、A代表不调价部分的权重D、F01、F02……F0n代表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E、Ft1、Ft2……Ftn代表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的规定,下列关于物价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承包人采购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没有约定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价格变化的范围,则其单价变化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按规定调整材料.工程设备费B.发包人供应材料时,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高者C.发包人供应工程设备时,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应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低者D.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时,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E.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时,可调部分的权重为各可调因子在投标报价中所占的比例

因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可采用价格指数法,在确定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时,所选择的基准日期是指()。A.投标截止期前28天B.投标截止期前42天C.开工日期前28天D.开工日期前42天

某工程由于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若该工程在原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则采用价格指数调整其价格差额时,现行价格指数应采用( )。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B.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C.原约定竣工日期和实际竣工日期价格指数中较低的一个D.实际竣工日期前42天的价格指数

价格调整公式中的各可调因子、定值和变值权重,以及基本价格指数及其来源在投标函附录价格指数和权重表中约定,以(  )的价格为准,因此应在合同调价条款中予以明确。A.投标截止日B.签订合同日C.基准日D.竣工日

由于承包人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的,则对原约定竣工日期后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时,应使用的现行价格指数是( )。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B.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C.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D.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在调价公式中,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A.14B.28C.42D.56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物价浮动合同价格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工期在24 个月以内一般没有调价条款,合同履行期间不考虑市场价格变化调整合同价款B.工期24 个月以上的施工合同,应设置调价条款C.工程量清单中总价支付同样适用于调价公式D.价格调整公式中的各可调因子、定值和变值权重,以及基本价格指数及其来源,应以基准日的价格为准

因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可采用价格指数法。在确定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时,所选择的基准日期是指()。A:投标截止期前28天B:投标截止期前42天C:开工日期前28天D:开工日期前42天

对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采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公式应注意的问题有(  )。A. 在计算调整差额时得不到现行价格指数的,可暂用上一次价格指数计算,并在以后的付款中再按实际价格指数进行调整B. 按变更范围和内容所约定的变更,导致原定合同中的权重不合理时,有监理人与承包人和发包人协商后进行调整C. 在计算调整差额时,当无法得到现行的价格指数时,承包商可以与发包人协商确定调整的指数,对价格进行调整D. 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的,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的一个作为现行价格指数E. 由于承包商的原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的,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应采用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的一个作为现行价格指数

调值公式法中,现行价格指数是指( )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A、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7天B、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14天C、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28天D、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

价格调整公式中的各可调因子、定值和变值权重,以及基本价格指数及其来源在投标函附录价格指数和权重表中约定,以()的价格为准,因此应在合同调价条款中予以明确。A、投标截止日B、签订合同日C、基准日D、竣工日

单选题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对于计划进度日期后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现行价格指数应采用( )。A采用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的一个作为现行价格指数B采用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的一个作为现行价格指数C采用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比较符合实际的一个作为现行价格指数D由承、发包方协商后再定

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由于承包人因未在约定的工期内竣工,则对原约定竣工日期继续施工的工程,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时,应使用的现行价格指数是()。A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价格指数B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C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D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单选题调值公式法中,现行价格指数是指( )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A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7天B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14天C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28天D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

单选题调值公式中A表示()。A定值权重B需调整的价格差额C现行价格指数D基本价格指数

多选题工程价款价差调整所用的价格调整公式中,考虑的因素有()。A工程实际结算款B合同支付中不能调整的部分价款C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D投标截止日的各项费用的价格指数E各可调因子在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所占的比例

单选题因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可采用价格指数法,在确定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时。所选择的日期是指( )。A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B竣工结算前42天C竣工验收前42天D竣工决算前42天

多选题竣工结算采用调值公式法时,应注意的内容有()。A计算物价指数的品种只选择对总造价影响较大的少数几种B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调价品种和波动到何种程度时可调整C考核地点一般在工程所在地或指定某地的市场D确定基期时点价格指数或价格、计算期时点价格指数或价格E计算期时点是特定付款凭证涉及的期间的最后一天的29天前一天

单选题因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可采用价格指数法,在确定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时,所选择的基准日期是指( )。A竣工决算前42天B竣工结算前42天C竣工验收前42天D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