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结构受一水平向右的力P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Fa的大小为:

图示结构受一水平向右的力P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Fa的大小为: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DG为二力构件,CGF、BEF、AE均可应用三力汇交原理确定各处约束力的方向,最后研究AE的平衡。

相关考题:

图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心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RA的作用线应该是( )。A.RA.沿水平线B.RA.沿铅垂线C.RA.沿A.、D.连线D.无法判断

图示结构受力P作用,杆重不计,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

图示结构受一逆时针转向的力偶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B的反力FB的作用线应该是:A. FB沿水平线 B. FB沿铅直线C.FB沿B、C连线 D.FB平行于A、C连线

图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点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A. FA沿水平线 B. FA沿铅垂线C.FA沿A、D连线 D.无法判断

图示三铰刚架右半部作用一顺时针转向的力偶,刚架的重力不计。如将该力偶移到刚架的左半部上,两支座A、B的反力FA、FB将有什么变化?A. FA、FB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变 B. FA、FB的方向会变,但大小不变C. FA、FB的大小不变,但方向会变 D. FA、FB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杆AB、CDE连接成图示结构,受荷载P作用(x轴水平、向右为正,y轴铅直、向上为正)。则支座E处反力的大小为:A.FEx=P/2,FEy=P/2B.FEx=0,FEy= -P/2C. FEx=P/2,FEy=-P/2D. FEx=-P/2,FEy=-P/2

图示三铰支架上作用两个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其大小均为100kN * m,支架重力不计。支座B的反力FB的大小和方向为:

图示水平简支梁AB上,作用一对等值、反向、沿铅直向作用的力,其大小均为P,间距为h,梁的跨度为L,其自重不计。则支座A的反力FA 的大小和方向为:

图示一结构受两种荷载作用,对应位置处的支座反力关系应为: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竖向反力相同,水平反力不同D.水平反力相同,竖向反力不同

图示三铰拱支座B的水平反力(以向右为正)等于(  )。

图示结构,EA=常数,线膨胀系数为。若温度降低t℃.则两个铰支座A、B的水平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

在不计自重的曲杆AB上作用一力P,与水平线的夹角为,若固定端的反力偶为零,则角等于(  )。A.15°B.30°C.45°D.60°

图示结构受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RA的作用线(  )。A.沿铅直线B.沿A、B连线C.沿A、C连线D.平行于B、C连线

图示结构受一水平向右的力P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RA的大小为( )。

图示结构在水平杆AB的B端作用一铅直向下的力P,各杆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A. FA沿铅直线 B. FA沿水平线C. FA沿A、D连线 D. FA与水平杆AB间的夹角为30°

在图示结构中,己知AB=AC=2r,物重Fp,其余自重不计,则支座A的约束力为(  )。 A. FA=0 B. FA=(1/2)Fp(←) C. FA=(3/2)Fp(→) D. FA=(3/2)Fp(←)

图示结构受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作用,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反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A. FA沿铅直线 B. FA沿A、B连线C.FA沿A、C连线 D.FA平行于B、C连线

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A. 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B. 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C. 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D. 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图4-8所示结构在斜杆CD的中点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F,杆AB水平,各杆的自重不计,铰支座A的约束力FA的作用线应该是( )。A.沿水平方向 B.沿铅垂方向 C.沿A、D连线 D.无法判断

图示杆件AB长2m,B端受一顺时针向的力偶作用,其力偶矩的大小m= 100N* m,杆重不计,杆的中点C为光滑支承,支座A的反力FA的大小和方向为:A. FA= 200N,方向铅直向下B. FA = 115. 5N,方向水平向右C. FA = 173. 2N,方向沿AB杆轴线D. FA= 100N,其作用线垂直AB杆,指向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