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

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
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
C.硬结直径小于5mm
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
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

参考解析

解析:这是一组记忆应用题,需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反应的判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来答题。错选率不十分高,尤其题42,但题40和41则各有10%的左右的错选率。结核菌素试验的基础是机体接触过结核菌体蛋白的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当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后则注射局部可产生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自然的结核感染4周后可产生反应,其反应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和结核病灶活动性相关。卡介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一样也是导入了抗原,只是其产生反应较自然感染为弱,因此,也会对结核菌素产生皮肤反应。了解了以上原理就不难记住不同皮肤反应所反映的结核感染状态。第40题的错选率不高,无错选A和E者。错选B是未考虑接种卡介苗的反应需与自然感染者相区别。接种卡介苗者反应较弱,硬结直径多为5~9mm,且阳性反应持续时间短,2~3天即消失;而自然感染的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7~10天或更长。B选项硬结范围也在5~10mm,但1周仍未消失,错选此项者是未注意硬结消失时间对自然感染和卡介苗接种后的鉴别意义。第41题的错答率较高,对此题应先明白题目强调的是"曾经"感染过结核,亦即目前病灶并不处活动状态。此题无错选C和E,但有错A和D。错选A者,可能只注意了硬结范围是10mm,认为不是强反应,但未注意其前给的2个条件:①1岁儿;②未接种过卡介苗,这种情况下,阳性反应时一般应考虑是新感染。错选D者,也只注意了硬结大小,而未注意2~3天消退,其错的理由同第40题的分析。对第41题的正确选择应是B,硬结范围属阳性,但轻;7天未消退,不支持卡介苗反应;同时结合年龄需考虑是以往感染可能性最大。第42题错选者极少,大多数选对了E,但是作为A是否也可以选择呢A的情况,应属阳性反应,但属轻度反应,应考虑有结核感染,但不能属活动状态,第10题强调的是"活动",而非只是诊断结核感染有和无的问题。

相关考题:

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天消失E.硬结直径20MM以上,7天未退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

一岁小儿,未接种卡介苗,PPD实验硬结直径8毫米,说明什么。

患儿男,2岁半。PPD试验硬结直径13mm,未接种过卡介苗,考虑可能是A、免疫低下B、活动性结核C、非典型结核杆菌感染D、原发综合征E、既往感染

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

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

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反应为

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A.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B.硬结直径小于5mmC.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D.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

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A.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B.硬结直径小于5mmC.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D.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表示体内有活的结核菌存在的为

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患儿,1岁,其母患开放性结核,出生时未接种卡介苗,72小时前作OT试验1∶100浓度,今局部红硬结直径为10mm,宜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接种卡介苗B、动态观察C、胸部摄片D、抗结核治疗E、血沉检查

表示体内有活的结核菌存在的为()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单选题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单选题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单选题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单选题表示体内有活的结核菌存在的为()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单选题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单选题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lO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单选题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A硬结直径小于5mmB硬结直径为5~10mm之间C1岁婴儿,硬结直径为10~20mmD硬结直径5~10mm,2~3d消失E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7d未退

单选题表示曾经感染过结核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

单选题表示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为()A1岁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为10mmB年长儿,硬结直径为5~10mm,1周仍未消失C硬结直径小于5mmD硬结直径为5~10mm,2~3天消退E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7天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