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相关考题:

烹饪发展的史前阶段是人类逐渐脱离愚昧野蛮状态而进入开化文明状态的阶段。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从历史角度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是( )。 A.生态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工业文明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B.乡风文明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

英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把陶器的发明和使用看做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

材料一: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二: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导致1500年前后“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自十八世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一个被称为()的新时期。A、人类世纪B、新纪元C、工业文明D、产业创新

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在推动()的同步发展中去解决。 ①工业化 ②信息化 ③城镇化 ④文明化 ⑤农业现代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其不包括()A、社会生态B、政治生态C、文学生态D、文化生态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篡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或整体历史的时代。“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称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史(19世纪40年代末期)的影响。

烹饪发展的史前阶段是人类逐渐脱离愚昧野蛮状态而进入开化文明状态的阶段。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没有联系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超前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落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D、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上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所体现出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A、工业文明B、农业文明C、原始文明D、精神文明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A、工业文明B、绿色发展C、生态文明D、绿色崛起

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大跨越。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一例。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分别有何影响。

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以下历史事件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问答题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单选题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没有联系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超前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落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D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单选题自十八世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一个被称为()的新时期。A人类世纪B新纪元C工业文明D产业创新

单选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A工业文明B绿色发展C生态文明D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