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销售收入7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 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 A.3.12% B.3.84% C.3.96% D.4.08%

2003年1月~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
33.9%;完成销售收入7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
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
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
A.3.12% B.3.84% C.3.96% D.4.08%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第一段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利润率=282.2÷7339.9×100%=3.84%,所以选B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7~20题。2008年以来,福建省克服冰雪灾害天气影响,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各种环境变化,工业经济继续延续上年度平稳的运行态势。1—2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28.94亿元,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34.44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福建省“三资”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3.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以占51.7%的总量继续位居各经济类型之首。1—2月,福建省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6.0个百分点,从2002年12月起持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高位增长态势。此外,国有、集体、股份合作、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增长7.6%、13.1%、19.1%、49.9%。从企业控股情况看,福建省非公有企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由上年同期的79.0%提升到了90.O%,已经成为推动福建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1—2月,福建省非公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9.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O%,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而国有控般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96亿元,增长10.1%,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7个百分点。2007年1—2月,福建省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亿元。A.147.8B.149.3C.151.5D.158.6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 111~115 题:2007年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1.92亿元,同比增长17.1%,1-4月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05.47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0.71亿元,增长24.5%。1-4月工业生产的特点:一是轻工业强势发展。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快于重工业2.4个百分点;轻工业总产值增长21.8%,重工业增长24.9%,与重工业增幅差距由一季度的5.9缩小到3.1个百分点。二是股份制企业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前4个月,股份制企业完成总产值1072.65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省总量的68.3%,对工业的贡献率67.2%,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6.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长较快,增长2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0.7%;集体企业增长14.3%。三是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和食品工业多点支撑的局面。1~4月份,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35.35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8%。其中,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4.70亿元、360.175亿元、165.52亿元,分别增长19.8%、35.4%和31.7%;食品工业增速加快,增长27.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个百分点。以上4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6%,对全省工业生产的贡献率为92%,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22.5个百分点。第 111 题 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哪个选项的增速最快( )A.轻工业增加值B.国有企业产值C.能源工业产值D.食品工业产值

2013年1—7月,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关于2013年1—7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状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量高于重工业 B.在37个行业中,完成增加值最高的行业也是同比增速最快的行业 C.完成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亿元以上 D.软件行业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13年1—7月,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2013年1—7月,该市完成出口交货值约比上年增长了()。 A.-2.6%B.2.2% C.9.7%D.18.7%

2013年1—7月,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该市2013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 A.1.4% B.13.4% C.22.6% D.23.9%

2013年1—7月,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以下对该市各行业按2012年1—7月完成增加值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子信息业 B.铁路船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C.石油加工业、化工行业、汽车制造业 D.服装行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

2013年1—7月,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下列统计图中,()最接近2012年1—7月该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构成。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 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 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下列统计图中,()最接近2012年1~7月份该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构成。

根据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据统计,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2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5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93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9.8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53.22亿元,增加23.1%,增速低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增长25.8%,占全部工业的37.6%。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占全部工业的2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产值增长点23.6%,占工业总量的14.9%,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7.0%升至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64.5升至170.7,提高13.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77亿元,同比增长17.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2%,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5.5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长18.3%,高于县及县以下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的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造、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3.3%、37.9%、21.9%、和21.4%,汽车业零售额由一季度的负增长1.2%转变为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22.2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5.3元,增长17.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持大约是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A. 3倍B. 3.5倍C. 4倍D. 2.5倍

2003年1月~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销售收入7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3年1~6月份,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B.2003年1—6月份,计算机行业对电子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40% C.2003年1~6月份,台式电脑的产销量占到微机总量的75%以上D.2003年1~6月份,DVD的出口额占计算机类产品的比重一定高于3.87%

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89.2亿元,同比下降26.9%。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o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关于2013年1~7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状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量高于重工业B.在37个行业中,完成增加值最高的行业也是同比增速最快的行业C.完成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亿元以上D.软件行业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18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人均生产总值为8641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2189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3058.30美元,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分产业看,广东省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3831.44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40695.15亿元,同比增长5.9%,增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生产值52751.18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约为4.0:41.8:54.2。 2017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 )。A.6.6%B.8.6%C.10.6%D.12.6%

根据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据统计,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2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5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93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9.8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53.22亿元,增加23.1%,增速低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增长25.8%,占全部工业的37.6%。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占全部工业的2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产值增长点23.6%,占工业总量的14.9%,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7.0%升至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64.5升至170.7,提高13.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77亿元,同比增长17.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2%,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5.5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长18.3%,高于县及县以下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的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造、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3.3%、37.9%、21.9%、和21.4%,汽车业零售额由一季度的负增长1.2%转变为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22.2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5.3元,增长17.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增率比第三产业增长率高4.7%B. 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是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的2倍多C. 2005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D. 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5.8

根据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据统计,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2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5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93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9.8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53.22亿元,增加23.1%,增速低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增长25.8%,占全部工业的37.6%。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占全部工业的2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产值增长点23.6%,占工业总量的14.9%,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7.0%升至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64.5升至170.7,提高13.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77亿元,同比增长17.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2%,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5.5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长18.3%,高于县及县以下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的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造、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3.3%、37.9%、21.9%、和21.4%,汽车业零售额由一季度的负增长1.2%转变为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22.2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5.3元,增长17.3%。 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A. 8212.85亿元B. 4796.55亿元C. 4796.55亿美元D. 1035.6亿美元

2003年1月~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销售收入7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 2003年1~6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百分之几?A.25 B.31 C.34 D.36

2003年1月~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销售收入7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 2003年1~6月份,我国手机山口的平均单价是多少美元/部?A.123.26 B.112.58 C.83.63 D. 74.32

根据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据统计,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2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5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93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9.8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53.22亿元,增加23.1%,增速低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增长25.8%,占全部工业的37.6%。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占全部工业的2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产值增长点23.6%,占工业总量的14.9%,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7.0%升至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64.5升至170.7,提高13.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77亿元,同比增长17.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2%,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5.5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长18.3%,高于县及县以下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的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造、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3.3%、37.9%、21.9%、和21.4%,汽车业零售额由一季度的负增长1.2%转变为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22.2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5.3元,增长17.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5年上半年汽车业零售额一季度增加1.2%,二季度增加2.3%B. 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速高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C. 2005年上半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顺差为68亿美元D. 200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品、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类商品零售增长率都超过30%

根据下列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据统计,江苏省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2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5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93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9.8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53.22亿元,增加23.1%,增速低于轻工业1.2个百分点。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444.8亿元,增长25.8%,占全部工业的37.6%。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占全部工业的2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产值增长点23.6%,占工业总量的14.9%,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7.0%升至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64.5升至170.7,提高13.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77亿元,同比增长17.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22%,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5.5个百分点,城市零售额增长18.3%,高于县及县以下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的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造、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3.3%、37.9%、21.9%、和21.4%,汽车业零售额由一季度的负增长1.2%转变为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22.2元,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5.3元,增长17.3%。 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率比餐饮零售额增长率() A. 低16.5%B. 高16.5%C. 低5.5%D. 高5.5%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2013年1~7月份该市完成出口交货值比上年约增长了()。A、-2.6%B、2.2%C、9.7%D、18.7%

2011年,某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8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271.6亿元、12576.2亿元,依次同比增长12.1%和16.2%。2011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同比增长15.9%,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9.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2.8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2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实现增加值8207.0亿元,增长13.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1.5个百分点。2011年,该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3226.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19035.0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生产值11543.7亿元,同比增长10.7%。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多少亿元?()A、19123B、17982C、18854D、18926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该市2013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A、1.4%B、13.4%C、22.6%D、23.9%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以下对该市各行业按2012年1~7月份完成增加值从高到底排序正确的是()。A、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子信息业B、铁路船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C、石油加工业、化工行业、汽车制造业D、服装行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6273.1亿元、8426.8亿元、97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1.9%、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1762.9亿元、4900.9亿元、482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13.1%、14.5%,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3.0个百分点,沿海地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2.9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7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工业用电量分别为1683.1亿千瓦时、400.7亿千瓦时、539.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5.4%、5.3%、10.8%,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4.8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工业用电量3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全省平均高7.8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4299.4亿元、4988.8亿元、62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20.1%、22.4%,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4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7.0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比全省平均高1.4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进口总额分别为3503.2亿美元、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0.4%、4.8%;苏北进出口总额19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增速比全省平均低11.0个百分点,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306.8亿美元,增速比全省平均高8.7个百分点。2013年1-9月,江苏省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是()。A、4.8%B、8.7%C、8.9%D、11.2%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1~7月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5%;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外商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3.1%。三者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20:62:1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轻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72,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37个行业中,向上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2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19.6%;服装行业完成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9.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8.4亿元,同比增长16.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5.5%;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9.3%。向下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下降1.5%;电子信息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同比下降12.2%;铁路船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9.2亿元,同比下降26.9%。 1~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1~7月份,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5.8%,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税金51.2亿元,同比增长26.8%。关于2013年1~7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量高于重工业B、在37个行业中,完成增加值最高的行业也是同比增速最快的行业C、完成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亿元以上D、软件行业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单选题2011年,某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8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271.6亿元、12576.2亿元,依次同比增长12.1%和16.2%。2011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同比增长15.9%,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9.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2.8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2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实现增加值8207.0亿元,增长13.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1.5个百分点。2011年,该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3226.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19035.0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生产值11543.7亿元,同比增长10.7%。2011年该省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是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的多少倍?()A6.3B5.9C5.7D6.4

单选题2011年,某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8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271.6亿元、12576.2亿元,依次同比增长12.1%和16.2%。2011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同比增长15.9%,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9.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2.8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2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实现增加值8207.0亿元,增长13.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1.5个百分点。2011年,该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3226.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19035.0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生产值11543.7亿元,同比增长10.7%。2011年该省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多少亿元?()A2094.2B1987.3C2132.3D2213.4

单选题2011年,某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88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271.6亿元、12576.2亿元,依次同比增长12.1%和16.2%。2011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同比增长15.9%,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9.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2.8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2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十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实现增加值8207.0亿元,增长13.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1.5个百分点。2011年,该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生产值3226.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生产值19035.0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生产值11543.7亿元,同比增长10.7%。2011年该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年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A66.7%B67.2%C68%D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