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库存量=平均销售量×保险天数

安全库存量=平均销售量×保险天数


相关考题:

采购点指据以采购的库存量,主要根据()等因素来确定。 A、最高库存量B、提前进货期时间C、平均销售量D、安全库存量

采购点的库存量,主要根据提前进货期时间、平均销售量和安全库存量等三个因素来确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品牌采购数量=()。 A、该品牌日均销售量×提前进货期天数B、该品牌安全库存量×订货间隔天数C、该品牌日均销售量×订货间隔天数D、该品牌安全库存量×提前进货期天数

库存资金(金额)定额正确的是() A.资金(金额)定额=商品定额×平均每日销售量(金额)B.资金(金额)定额=天数定额×平均每日销售量(金额)C.资金(金额)定额=天数定额×每日销售量(金额)D.资金(金额)定额=天数定额×每日销售量(金额)

名义库存量也称( )。 A.安全库存量B.最高库存量C.最低库存量D.平均库存量

制定商品定额是确保库存量合理的方法之一。商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A:平均库存量B:平均库存占用资金C:最高库存量D:平均库存周转天数

某企业2014年为了完成某建筑工程项目,耗用水泥36860吨,水泥按每吨365元。计划保证生产供应储备天数为10天,水泥平均库存量为1250吨。材料储备天数=平均库存量×全年日历天数/材料年度消耗量。

在销售和进货期时间有变化,设安全库存的情况下:采购点=日均销售量×提前进货期天数+安全库存量。

商品周转率是指()。A、销售量除以平均库存量B、平均库存量除以销售量C、平均库存量除以销售额D、销售额除以平均库存量

库存量的构成中,决定经常储备量的因素是()A、进货间隔时间B、进货间隔时间与平均每日需用量C、平均每日需用量D、保险储备天数

安全库存量=平均销售是x保险天数。

商品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A、平均销售额∕库存量B、平均销售量∕流动比率C、销售额∕平均库存量D、销售额∕流动比率

每天销售量的预测要考虑以往货品的缺货水平,计算公式是()。A、每天销售量预测=以往每天销售量(1+平均缺货率)B、每天销售量预测=以往每天销售量(1-平均缺货率)C、每天销售量预测=ICO天数预测×每天销售量D、每天销售量预测=每天销售量

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安全库存量计算的是()。A、每天平均(正常)耗用量B、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C、预计每天最小耗用量D、交货期正常天数

某品牌()=该品牌日均销售量×订货间隔天数。A、采购点B、日均销售量C、安全库存量D、订货批量

在销售和进货期时间有变化,设置安全库存的情况下:采购点=()。A、日均销售量×提前进货期天数+安全库存量B、日均销售量×提前进货期天数C、安全库存量×提前进货期天数D、安全库存量×提前进货期天数+日均销售量

商品周转率是指()。A、平均库存量/销售量B、销售额/平均库存量C、销售成本/销售收入D、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库存不足出现缺货所造成的各项损失,而缺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A、安全库存量B、保险库存量C、平均库存量D、最高库存量

名义库存量也称()。A、安全库存量B、最高库存量C、最低库存量D、平均库存量

判断题安全库存量=平均销售是x保险天数。A对B错

单选题商品周转率是指()。A销售量除以平均库存量B平均库存量除以销售量C平均库存量除以销售额D销售额除以平均库存量

单选题库存量的构成中,决定经常储备量的因素是()A进货间隔时间B进货间隔时间与平均每日需用量C平均每日需用量D保险储备天数

单选题商品周转率是指()。A平均库存量/销售量B销售额/平均库存量C销售成本/销售收入D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判断题安全库存量=平均销售量×保险天数A对B错

单选题使用前准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A某种物资的申请量;B期初库存量;C保险储备定额;D最小经常储备量

单选题缺货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库存不足出现缺货所造成的各项损失,而缺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A安全库存量B保险库存量C平均库存量D最高库存量

判断题某企业2014年为了完成某建筑工程项目,耗用水泥36860吨,水泥按每吨365元。计划保证生产供应储备天数为10天,水泥平均库存量为1250吨。材料储备天数=平均库存量×全年日历天数/材料年度消耗量。A对B错